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部分

第十一章 偵察兵時期 第三節 拔點行動

在小山東短暫的軍旅生涯裡,他遇到的每個人都深深的烙在了他的心裡,在他退伍之後,他幾乎沒有跟別人提起過,無論是那場戰爭,還是那場戰爭中的人。他無法開口,因為一旦他開口說起,都是要從淚水開始。他沉默著,沉默著勞作,在他的心裡,他沒有一天不想念他的戰友們,他沒有一夜不夢到那戰火紛飛的戰場,那個鐵血時代。

為什麼只有我活著?為什麼只讓我活下來?他在深夜起床,走到視窗,看著南方,喃喃詢問南疆的英靈,為什麼讓我一個人獨自回憶那個歲月?你們都在哪裡?為什麼人們好像都已經忘了那場戰爭,為什麼只有我還活在那場戰爭裡? 那場戰爭真的打過嗎?真的發生過嗎?難道只是一場夢?可是為什麼我會哭呢?為什麼我的心這麼痛呢?

你們為什麼讓我一個人活下來呢?這樣活著,還不如死了。那樣,至少我們在一起,那樣,至少比較真實。

白天,他認真的工作,他知道那不是夢,那是他的宿命,他就是為那場戰爭而生的,他也是為了那些兄弟而生的。

他工作,他掙錢,他實現著當初的承諾。

在他軍旅的最後生涯裡,他終究也沒有適應軍隊生活,確切地說,是戰爭狀態,雖然他是一個優秀的戰士,他是一名合格的偵察兵。

1981年4月末,大戰前夕,離小山東退伍不到七個月,小山東所在偵察隊接受了戰前的最後一次行動。

在戰爭中,偵察兵每次出任務都是跟死神進行一次約會,每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在法卡山深處有一個炮兵觀察哨,佔據著一個特別的位置,是我軍大炮射程的一個射擊死角。但是它一旦發揮作用,對於我軍的正面進攻是致命的,必須得拔掉它。

經過張曉軍幾次抵近觀察,發現拔掉這個釘子難度有點大。

這個觀察哨駐紮在公路一旁,機動性很強,而且西南、東南附近駐紮著敵人的兩個連,東北、西北方向分別設立了兩個子觀察哨,形成環形防禦,搞不好,進得去,出不來。有利條件是

敵人各駐兵點結合部是山坳,地形比較複雜,便於我隱蔽穿插。另外發現,敵人一般夜伏晝出,不敢輕舉妄動。

師裡同張曉軍等偵察連長反覆分析論證,終於確定,以少勝多,取其不意,快打快撤,奇襲敵炮兵觀察哨。

大劉凝望著煙雨濛濛的山,心裡有隱隱的不祥的預感。小山東正在擦槍,大劉看著笑了。安全感。不錯,小山東總是那麼淡然,那麼認真,每次行動前都按軍校教官所說做好一切準備。當你意志消沉的時候,看到踏實執著的安守本分的小山東,就忘了那些不安,就重新喚醒你心裡的原形:兵,我是一個兵。

大劉從口袋裡掏出阿列的遺物,那個鹿皮小包,遞給小山東。我這沒地方了,你幫我收著。

小山東放下槍,接過來,開啟看看,拿起老趙的全家福,愣愣的看著,眼睛紅了。他又拿出阿列的乳發,看了看,趕緊都重新放了回去。他說:我這也沒地方。

大劉說,你不要我就給周正去。

小山東想了想,把東西塞進了戰備小包。行動後,我還給你。

大劉笑了:你不給我有好果子吃!

張曉軍的偵察連再次出發,這次連隊挑選了包括周正、大劉、小山東等15名偵察兵,組成破襲組,親自擔任組長。

小山東永遠記得那天深夜出發的情形,那種絕對是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裡,他們冒著冷冷的細雨出發了。那種毛毛細雨,以後每次下那種毛毛細雨,小山東就會想起當年的情景。一個接著一個,無聲的,潛入了法卡山的山腰。

為了避開敵人雷區,出其不意,師首長和張曉軍他們親自確定的行動路線。這是一條曲折的羊腸小道,平時有少數的越軍百姓偷偷行走,並沒有埋設地雷。這條路線的盡頭就是敵駐軍的後沿。如果順利的話,可以神不知鬼不覺地插到敵後,用火箭炮端掉觀察哨。

小山東只聽得見自己的呼吸聲、衣服細細索索的聲音和微弱的腳步聲,然後就是有點發白的羊腸小道。他總是在懷疑是他獨自一人在行動,因為他看不見前邊的人,也感覺不到後面的人。

短短10公里的路程破襲組整整走了四個多小時,漸漸的雨停了,但是濃烈的霧靄升騰在山間,小山東更加迷茫,他有時候悄悄的伸手往前摸摸,輕輕的碰觸一下前方大劉的衣服,確認他還在自己前方。

南方的濃霧天氣就好像老天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