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所有,連街上的乞丐都不如,還挺著個大肚子,箇中辛酸難以言表。沒有幾天夏小姐就失蹤了,大家都以為她投水自盡了,這種情況下自盡確實是最好的出路。
十年之後,當姑蘇人都已經淡忘這件陳年舊事的時候,昔日的夏小姐又出現了,她帶著女兒和一臺紡機出現在姑蘇,以這種先進的十六錠紡機搶佔了姑蘇的紡紗市場。
夏家的生意主要就是紡紗織布,但是他們所用的紡機最多隻有三個錠子,還得靠熟手操作,而夏小姐的紡機用水力驅動,生手即可操作,紡出來的紗粗細適中,結實不斷,效率是老式紡機的五十倍,兩個夏家自然成了對頭。
經過十年的明爭暗鬥,孤兒寡母竟然鬥敗了家大業大的夏家,掌控了整個江南的棉紡,織布產業,家資鉅萬,富可敵國,以至天下百姓,沒有不穿夏布的,其中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總之現在沒有人敢看不起這一對母女,提起姑蘇夏奶奶,夏大姑娘,別管是士農工商、販夫走卒,都得挑起大拇哥讚一聲強!
簡單的敘說,就已經足以震懾人心,想必其中的精彩故事更是層出不窮,不過元封關注的卻不是夏家母女的血淚家史,而是江南強大的生產力。。
所謂蘇杭熟,天下足其實並非字面含有的意思,事實上江南的糧田已經不多了,種植的大部分是經濟作物,棉花蠶桑,絲織棉紡等手工業級達,家庭式的作坊已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工場化生產,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基本都轉化成工場的匠人,不在以種地為生。
但是大周朝施行的是糧稅,按照人頭和地畝納糧,蘇杭一帶產不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