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後世鄙視勞動密集產業,認為是落後產業不同。在仔世紀,勞動力密集型的加工業,絕對是最先進的生產模式。
工業革命,也是由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規模不斷發展,從而引爆的製造業革命。從某種意義上講,工業革命並不僅僅指的技術上的革新,還有工廠的管理、經營思維的革新。
也只有建立龐大的工廠,才能夠逐步理解、領悟這大工業時代的管理、經營模式。否則,坐而論道式的清談,根本不能理解大工業時代的經營管理模式。
比如,皇家紡織公司的工廠,工人規模逐漸擴大到了,萬人之多,已經屬於世界最大的紡織工廠。皇家紡織公司,每月能夠加工生產棉布8000匹。除了有5000匹銷往海外之外,剩下還有3000匹棉布,已經開始在北直隸、山東等地銷售,並且比江南地區的布匹,更受到市場歡迎。
雖然,皇家紡織公司的生產規模和產量,還不足以與整個江南地區抗衡。但是發展的潛力,印是超過江南地區傳統的紡織業。
事實上,江南大紡織業,大多數思維模式,還是停留在農業時代,認為機器、技藝是奇巧淫技,只需要田裡面棉花產量,才是決定利潤多寡的要素。傳統的江南棉紡作坊,對於生產機器技術革新並不重視,生產棉布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田中的棉花找銷路。
而皇家紡織公司,非常注重改進機器、大規模生產。機器的改進成本雖然昂貴,但是一旦將先進的技術,運用到大規模的生產,節約的成本便相當的可觀了。透過改進機器,提高生產效率的方式,皇家紡織公司,僅靠加工製造便能夠源源不斷的獲得利潤。
而皇家布,初期的發展採用向海外銷售的模式,避免與江南布匹爭鋒相對。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