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中那槭娉┖頹樾韉奈榷ā�

【臨證備要】

1。中風的應急處理。對於中風昏迷病人,必須進行緊急處理。首先要使病人安靜臥床,勿隨意變動體位。如為閉證,頭部應稍枕高,並偏向一側,以利痰涎流出,避免痰涎壅塞氣道而致窒息;若屬脫證,頭部應放平,下肢稍抬高15°~20°。另外,應注意清潔病人口腔。牙關緊閉者,可用冰片、南星、烏梅等擦牙,或用開口器啟齒,防止舌被咬傷以及便於吸痰、清潔口腔和餵食物或藥物。吞嚥困難者,可用鼻飼,但一般應於病情穩定3日後進行。

2。出血性中風,酌用涼血化瘀法。其出血的機理多有瘀熱搏結,絡傷血溢,臨床有時可見面唇青紫,舌絳紫黯,但在急性期,不宜活血通絡,一般建議急性期過後,可以酌情使用涼血、化瘀、止血法,例如以犀角地黃湯為基礎方以散瘀熱,有助於止血,再配合活血而止血之法。

3。中風後遺口舌咼斜的治法:此症狀多由風痰阻於經絡所致,治宜祛風、逐痰、通絡,方用牽正散。口眼啁動者加天麻、鉤藤、石決明以平肝息風;枸杞、山萸肉補腎益精;麥冬、石斛養陰生津;當歸、雞血藤養血和絡。

【醫案舉隅】

叔子靜,素無疾。一日,餘集親友小酌,叔亦在座。吃飯至第二碗僅半,頭忽垂,筷亦落。同座問日:醉也?不應。又問:骨鯁耶?亦不應。細視之,目閉而口流涎,群起扶之別座,則頸已歪,脈已絕,痰聲起,不知人矣。取至寶丹灌之,始不受,再灌而嚥下。少頃,開目,問扶者日:此何地也?因告之故。日:我欲歸。扶之坐輿內以歸。處以祛風、消痰、安神之品。明日已能起,惟軟弱無力耳,以後亦不復發。此總名猝中,亦有食厥,亦有痰厥,亦有氣厥,病因不同,如藥不預備,則一時閉塞,周時而死。如更以參、附等藥助火助痰,則無一生者。及其死也,則以為病本不治,非溫補之誤,舉世皆然也。

按:風痰內閉,神明失用,開閉息風化痰,治標為急。猝中如無正氣虛脫,不用溫補之劑,慎之。

(王新華等編。中醫歷代醫話精選。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古代文獻精選】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喁僻不遂。邪在於絡,肌膚不仁;邪在於經,即重不勝,邪入於腑,即不識人;邪入於髒,舌即難言,口吐涎。”

《醫經溯徊集·中風辨》:“中風者,非外來風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或因憂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此疾。壯歲之時無有也,若肥盛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而如此。”“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溼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辨之為風,則從昔人以治。辨之為火、氣、溼,則從三子以治,如此庶乎析理明而用法當矣。”

《臨證指南醫案·中風》華蚰雲按:“今葉氏發明內風,乃身中陽氣之變動。肝為風髒,因精血衰耗,水不涵本,木少滋養,故肝陽偏亢,內風時起,治以滋液息風,濡養營絡,補陰潛陽……或風陽上僭,痰火阻竅,神識不清,則有至寶丹芳香宣竅,或辛涼清上痰火……至於審證之法,有身體緩縱不收,乃純虛證也。故先生急用大劑參、附以回陽,恐純剛難受,必佐陰藥,以挽回萬一。若肢體拘攣,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強言謇,二便不爽,此本體先虛,風陽夾痰火壅塞,以致營衛脈絡失和,治法急則先用開關,繼則益氣養血,佐以消痰清火,宣通經隧之藥,氣充血盈,脈絡通利,則病可痊癒。”

第八節癭病

癭病是由於情志內傷、飲食及水土失宜,以致氣滯、痰凝、血瘀壅結頸前所引起的以頸前喉結兩旁結塊腫大為主要臨床特徵的一類疾病。古籍中有癭、癭氣、癭瘤、癭囊、影袋等名者。

關於癭病的記載,我國最早出現在公元前3世紀。戰國時期的《莊子·德充符》即有“癭”的病名。而《呂氏春秋·季春紀》所說的“輕水所,多禿與癭人”不僅記載了癭病的存在,而且觀察到癭的發病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諸病源候論·癭候》指出癭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內傷及水土因素,認為:“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癭病,動氣增患。”《千金要方》及《外臺秘要》對含碘藥物及用甲狀腺作臟器療法已有相當認識,記載了數十個治療癭病的方劑,其中常用的藥物有海藻、昆布、羊靨、鹿靨等藥。《聖濟總錄·癭瘤門》雲:“石癭、泥癭、勞癭、憂癭、氣癭是為五癭。石與泥則因山水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