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湯,從早上到現在過了五六個小時了,莊睿也餓的厲害,接過來就吃了起來。
吃過飯之後,各個採玉小隊組合在一起,往大山裡面進發了,有些小隊只有兩個人,莊睿知道,那都是採玉經驗極其豐富的人,他們不願意和那些新手組隊,怕的就是平攤掉他們採到的玉石,這樣的組合一般都是多年好友或者是自家親戚。
“莊哥,王爺讓我先帶你去玉礦看一下,然後咱們再進山採玉,你看怎麼樣?”
“大志你安排吧,我跟著走就行。”莊睿沒有忘記來之前古老爺子的交代。
“那咱們走吧……”大志招呼了鐵子等人一聲,跟在進礦的工人後面,向山裡走去。
中轉站離礦區還有十多公里,平時人少的時候,是可以騎駱駝上去,可是今天顯然不行,人多駱駝少,而且駱駝要運送生產、生活物資,礦工們只得靠兩條腿步行,莊睿看了一下,這些工人大多都是維族人。
若在平地上,十多公里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算不得什麼,但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上就不同了,嚴重的缺氧使人胸悶氣短,尤其是剛上山沒有經驗的新工人,頭痛的像是戴了緊箍咒,每走一步都心跳、氣喘、腿發抖。
最前面是幾頭揹著物資的駱駝,這些工人們緊跟其後,雖然不是很習慣,但他們也都在咬牙堅持著。
莊睿感覺還好,不過身上那個小揹包,明顯的要比以往重了許多,看著前面埋頭趕路的猛子,莊睿不禁有些汗顏。
山溪潺潺的流淌,叮叮咚咚的歡唱在空明的峽谷裡迴響。
山谷裡生長著紅柳、野枸杞、駱駝刺、蘆葦,幾棵胡楊樹像黃豆芽,孤零零地立在山腳下,滿溝的鵝卵石裡可以尋覓到玉的蹤跡,有些已被過往的玉工們拾起放在“路”邊的石頭上,以便運玉人帶走。
中國有關採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多年之前,聽張大志所說,那滿溝圓滑的卵石並非全是被水流沖刷的結果,很大程度是被採玉人腳板摩擦所致,悠悠的駝鈴聲在山谷裡搖曳了兩萬萬多個歲月,人們已習慣了這種艱難的歷程。
“這裡的玉不撿?”
莊睿指著路邊一塊拳頭大小的玉石向張大志問道,雖然露出來的玉肉顯示,這不過是一塊品質一般的料子,不過那也是玉啊。
張大志搖了搖頭,說道:“好玉都已經被撿走了,放在路邊的都是準備用車拉走的。”
莊睿他們都不會想到,因為玉價大漲的緣故,就這兩年的時間,二十多萬人將蜂擁而入,別說這路邊的玉石了,就連這谷底都將被刨地三尺。
正說話間,一輛拖拉機從山上駛了下來,山路雖然不是很陡,但卻不太平,那拖拉機像是過山車一般,前面高高的翹起,到下一刻就沉沉的落入坑裡,莊睿看著都心驚,偏偏那車後鬥上面還坐著兩個人。
“小夥子們,上去好好幹啊,哈哈……”
路過莊睿他們身邊的時候,開拖拉機的那人喊了一嗓子,只是這人的樣子多少有些滑稽,顛簸的路面使他的屁股根本就沾不到座椅上,像是抽風般的跳著搖擺舞,看的眾人一陣哈哈大笑。
等拖拉機開過去之後,莊睿看到,在拖拉機後面還跟著一個人,不住的把路邊那些玉石扔到車斗裡面,這山路上拖拉機比人走路的速度也快不了多少,後面那人倒也跟得上。
兩個多小時之後,終於到了礦區,幾隻狼狗“汪汪”叫著撲了上來,被跟在後面迎接的人給呵斥開了。
“莊哥,咱們去礦洞裡看下吧,看完之後就要離開了。”
雖然是玉王爺的吩咐,但是張大志幾個人也不願意在這裡耽誤工夫,畢竟這些年來進山的人越來越多,你遲到一步,可能好玉就會被別人撿走了。
張大志已經和這個礦點的人說好了,聽到是玉王爺安排人來看礦洞,那個叫老於的中年人也不敢怠慢,帶著莊睿等人拐過一條山道,來到了礦洞的上方。
出現在莊睿面前的,是一個高達數十米的巨大山壁,只是整個山體都被採石工人開鑿過了,潔白的剖面正好面對著下午的陽光,像是反光的鏡子一般,刺得莊睿睜不開眼睛。
常言說:玉埋於石,難為人識,但那溫潤的玉氣會在溫煦的陽光下升騰在空中,那神奇的白色營造著一種美玉生煙、撲朔迷離的錯覺,令莊睿一時間恍惚若失,彷彿自己也已化身其中。
《詩經小雅》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開採山石料在古代叫攻玉,也指開採山玉,即開採原生玉礦,莊睿在老於的帶領下,鑽進了那個據說有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