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功底,她自己設計花樣,繡工又好,因此她的繡品總能賣上好價錢。姐弟倆這幾年多虧了這個進項,才能處處周全。
“姐姐,這經卷我就拿走。這繡屏,姐姐還是自己留著,以後……”荀君暉雖然不太懂繡工這些東西,但他還是能看出荀卿染在這繡屏上所下的工夫。他也知道,荀卿染平時要做方氏交代的活計,繡這些東西,是要揹著人的。這兩幅繡屏,不知耗費了荀卿染多少心神,他捨不得就這樣賣掉。
荀卿染自然猜到了弟弟的心思,不過眼下有樁大事,那幾幅經卷的錢只怕不夠,因此故意說道:“姐姐看出來了,你是喜歡這繡屏,捨不得是不是。沒關係,姐姐以後再給你繡個更好的。”
荀君暉看姐姐誤會了,趕忙搖頭,“不,不是,哦,我不是說我不喜歡這繡屏,我是說……”
荀卿染一笑,“姐姐明白你的意思。你現在也不用操心這些,只准備好鄉試是正經。入族譜的事,先生那邊可有什麼話?”
荀君暉因為是庶出,在荀家的規矩,是入學後就能入族譜。方氏一開始就以荀君暉體弱為由,不讓他上學。後來姐弟兩人偷偷找了三老爺,才勉強入學。可因為方氏阻撓,至今荀君暉還沒能入族譜。
“入族譜的事,先生說幫我和老爺提。實在不成,就請族長出來。”
荀卿染點頭,這個弟弟很有謀算。他學裡的先生,是個極方正的人。君暉為了不被方氏猜忌,在學裡故意表現平平。日子長了,被先生看出來,追問之下,知道了內情。先生愛才,又憐惜他處境,就幫著隱瞞下來,還額外照顧他。君皙便是先生的孫子,和君暉是同輩兄弟。
雖然弟弟已經有了計劃,但荀卿染也不會就此不管。方氏花樣百出,這些年君暉入族譜的事也有人提過幾次,但都被她拖延住。這次君暉要參加鄉試,無論如何都不能讓方氏再得逞。那些方正之人未必是方氏的對手,到時候還是要見機行事。荀卿染心裡已經有了計較,只先不說出來。
荀君暉收了絹帛,姐弟兩人又在海棠園內散了散,荀卿染讓荀君暉先回學裡,又囑咐:“現在你入族譜是頭等大事,最近若有什麼事,千萬忍耐,不要節外生枝。”荀君暉答應著去了。
荀卿染回到桌案旁,看著窗外的海棠,要畫兩張花樣子,卻看見荀君暉在園內和寶珠說話。不知寶珠說了什麼,荀君暉有些變色。荀卿染打發桔梗出去,荀君暉早抬腳走了。
眼看將到午時,荀卿染收拾了東西迴轉。荀府後腳門半開半闔,倒免了敲門的麻煩。荀卿染邁步進門,一個藍衫少年迎了過來。
第五章 粉蒸首烏糕
“三妹妹。”鄭元朗搶先向荀卿染作了一揖,荀卿染側身還禮。
“方才在園子裡,因為事急,怠慢了三妹妹,請三妹妹別見怪。”
荀卿染忙說無妨,其實鄭元朗方才可以說是給她解了圍,她心裡只有感激。
鄭家豪富,發跡的卻只有鄭元朔父親那一支。鄭元朗的父親不過是依附兄長,積成小富之家。鄭元朗因自幼喪父,早就接手了家裡的生計。他年紀雖小,卻老成幹練,將自家生意打點的妥妥貼貼。方姨媽這次就讓他送鄭元朔來潁川。又因為方氏的壽辰將近,他就沒有立即回去,而是留下來,一面料理鄭家在郡裡的生意,一面等著為方氏賀壽。
“站著說話不便,請染妹到這邊坐坐。”
角門內有架南瓜,架子下襬著竹桌竹椅,竹桌上放著茶壺茶碗。看門的盧婆子不見蹤影,只有鄭元朗貼身一個未留頭的小童來喜在那伺候。
荀卿染遲疑了一下,見鄭元朗臉頰一側微微發紅,心中一動,點了點頭。
鄭元朗與鄭元朔雖然是堂兄弟,但兩人樣貌上看不出一點相似之處。鄭元朗相貌清秀,一張容長臉,眼睛細長而有神,典型的江南書生長相。身材卻不像大多數南方人那樣矮,而是十分高挑挺拔。
他雖然從商,言談舉止反而更像是書生。待人接物更是謙遜有禮,和鄭元朔不可同日而語。他與荀卿染接觸並不多,但一直親切守禮。因此荀卿染並沒有因為鄭元朔的緣故,而對他產生惡感。
“這茶具都是新買的,還沒用過。這茶也是新茶,是城裡鋪子剛進的明前龍井,染妹不妨嘗一嘗。”鄭元朗招呼來喜又提了水來,親自為荀卿染泡茶。
來喜又端上來一個食盒,開啟來,卻是粉蒸首烏糕。
“今天早上從郡城裡來,路過古城齋,正趕上這首烏糕出爐。我想起來染妹愛吃,就買了些。本想一到就送給染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