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除了軍隊之外。還要工業已經全社會的支援才行。
“是,陛下。”李德成首相點了點頭。新華國和慢的戰爭,進行的很順利,也沒有給新華國的社會造成什麼消極的影響。反而因為佔領了廣東,從廣東遷移了四百多萬人來南洋,大大的充實了新華國的人口,使得新華國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但是,這一次和英國的戰爭就說不定了。英國可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搞不好就會演變成為曠日持久的大戰。這將對新華國的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不過,當前最重要的事,就是集全國之力,打敗英國人,只有這樣,新華國才能夠穩定,才能夠繼續存在下去。
會議結束之後,龍宇飛留在書房內,看著牆壁上掛著的大幅世界地圖,沉默不語。儘管他早就知道新華國要崛起,早晚得和英國打上一仗。但戰爭真正來臨的時候,還是讓他有些激動和緊張。畢竟,英國可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從世界地圖上就可以看得出,那大片大片的海外殖民地,無一不顯示著英國的強大實力。反觀新華國,緊緊佔據著南洋,另外的半個中國的領土,正在和清軍作戰。雖然清軍在長江以南的主力已經被新華軍消滅了,但還是有不少的頑固份子,依舊堅持和新華國作對。那些新佔領的省份,官僚、地主鄉紳們,對新華國也很牴觸,要想完全鞏固這些領土,還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但是,這對於新華國來說,也是一個機會。只要能夠在這一戰打敗英國,那麼,新華國就能夠得到一段很長的安心發展時間。有了中國的巨大人口資源,加上豐富的資源,龍宇飛相信,新華國很快就能夠發展成為不遜色於英國的強大國家的。到時候,世界霸主的地位,新華國也未必沒有實力去爭一爭。
第二天,新華國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孫浩少將返回了馬尼拉,開始全權指揮這一次新華國同英國的戰爭。總參謀長牛猛中將,則繼續留在中國戰區,負責剿滅長江以南的抵抗實力,以及長江防線的構建。在消化長江以南的省份之前,新華國在短時間內是不會繼續向長江以北進攻的。
新華國和英國的這一戰,關鍵還是海軍。只要海軍能夠獲勝,基本就已經奠定了勝局了。陸軍在初期,只是負責防禦而已。等到擊敗了英國海軍之後,如果要向海峽殖民地或者其他的英國殖民地發起進攻,才會用得著陸軍。所以,這一戰以海軍為主。
新華國在南洋,目前有第1、2、3、5艦隊,一共36艘‘鯊魚級’巡洋艦和12艘‘夏級’巡洋艦。孫浩少將和海軍的幾個艦隊司令商議過後,決定一旦戰爭爆發就和英國海軍進行一場決戰。36艘‘鯊魚級’巡洋艦首先和英國海軍進行大戰。之後,第5艦隊的12艘‘夏級’巡洋艦突然殺進戰場,一舉逆轉整個戰局,為新華國海軍擊敗英國海軍,發起最致命的一擊。
同時,軍事情報局也加強了對英國陸海軍的軍事情報的收集。大量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透過情報人員送回馬尼拉,經過分析匯總之後,送到總參謀部作戰部。作戰部長孫浩少將再根據這些情報,進行戰略調整。新華國的陸海軍,也都進入了最高戰備狀態。海軍第1、2、3艦隊,都離開了軍港,進入了南海。第5艦隊的12艘‘夏級’巡洋艦,也隱藏在了茫茫的大海之中。
新華國和英國爭鋒相對的進行軍事調動,這大大的刺激了南洋的局勢。雙方的特使和領事,都向對方提出了抗議,認為對方是在破壞南洋的和平,使得兩方不斷的打口水仗。但是,私底下的軍事準備,誰都沒有停止,反而加快了腳步。
新華國的各級政府,也開始了宣傳。讓廣大的老百姓們都知道,新華國現在正處於危機當中。英國人和滿清政府勾結起來,準備和新華國開戰。但是,政府向老百姓們保證,新華軍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新華國的原住民們,對於新華軍有著很高的信心,他們相信,戰無不勝的新華軍一定能夠獲勝的。但是,那些剛剛才從內地遷移到南洋的人,則有些驚慌了。雖然來南洋之後,新華國政府非他們分配了土地,準備了房屋和種子,以及其他的生產工具。但他們可不想被戰火給波及道啊。一些怕事的人,甚至提出要返回內地。不過,沒有得到允許。但更多的人則是不願意放棄現在的生活。在內地,他們窮苦潦倒,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盼頭了,哪能就這麼放棄了啊?一些人甚至自願報名參軍,準備捍衛自己的利益。任何想要破壞他們的幸福生活的人,都是他們的敵人。
不少年輕的子弟積極要求參軍報國,這倒是出乎了國王龍宇飛和內閣高官們的意料。不過,廣大民眾的這種熱情,正是新華國需要的。新華國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