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和撒丁王國。意圖使得他們能夠擁有對抗英法的實力。整個歐洲的局勢,變得更加的緊張。對立的氣氛,也越來越嚴重。
時間進入到了1850年,整個1850年,都比較平靜。各國都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國內的發展上面。另外就是儘可能的尋找更多的盟友,以便在未來的世界局勢當中,能夠佔據有利地位。
1850年下半年,經過整整四年多的建造,蘇伊士運河正式通航。為此,擁有運河股份的中華帝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王國和埃及,為此支付了超過兩千萬英鎊的工程款項。這還是因為使用了大量當地勞工的原因。據不完全統計,至少超過十萬埃及勞工死在了運河修建的工地上。
蘇伊士運河,總長一百九十公里,運河的通航,大大的縮短了東西方的航程。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遠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為了透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線紅海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蘇伊士運河在公元前250年左右被托勒密二世重新獲得。在隨後的一千年中被連續改進、摧毀和重建,直到最終於公元8世紀為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曼蘇爾廢棄。
18世紀末拿破崙。波拿巴佔領埃及時計劃建立運河連線地中海與紅海。不過由於法國人的錯誤勘定結果計算出紅海的海平面比地中海要高,也就意味著建立無船閘的運河是不可能的,隨後拿破崙放棄計劃,並在和英國勢力的對抗中離開埃及。
直到中華帝國皇帝在訪問歐洲的時候,提出修建蘇伊士運河。這一觀點,得到了法國和西班牙王國的積極響應。隨後,英國人更是要加入進來,最終使得運河開發公司成立。在幾個大國的影響下,運河才得以順利建設。
1850年11月15日,中華帝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王國和埃及的代表,齊聚蘇伊士運河北端的塞得港,主持運河的通航儀式。
中華帝國的代表是帝國外交大臣魏源,英國的代表也是英國外交大臣格蘭維爾伯爵,法國的代表是瓦萊夫斯基伯爵,西班牙王國的代表則是何塞。德。薩拉曼卡,而埃及方面的代表則是埃及總督阿巴斯一世。兩個月之前,統治埃及的默罕默德。阿里總督已經去世了,而阿拔斯一世,則是默罕默德阿里總督的孫子。
“各位尊敬的先生們,我們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長達一百九十公里的運河,僅僅用了四年多的時間就開鑿成功。這在世界的工業史上,絕對是絕無僅有的。從今天開始,東西方的交流將大大的拉近。從中華帝國到歐洲的航程,將被縮短到一個月以後。這將大大的促進東西方的交流和聯絡!”作為運河最大的股東,中華帝國外交大臣魏源上臺為運河的開通致辭。
只不過,在魏源在臺上發言的時候,英國外交大臣格蘭維爾伯爵和法國外交大臣瓦萊夫斯基伯爵則在竊竊私語,兩人的臉上,都有不屑一顧的笑容。雖然,中華帝國是運河的第一大股東,擁有百分之三十二的股份。但是,英國擁有運河百分之二十八的股份,法國也擁有百分之二十五的股份。兩國加起來,擁有的運河的股份已經有百分之五十三了,已經有了絕對的控股權了。
從法理上來說,英法兩國聯合起來,就可以決定運河開發公司的所有事務了。當然,兩國也不敢過度的逼迫中華帝國,否則的話,誰知道中華帝國會做出什麼過激的反應呢?
畢竟,在1848年的時候,中華帝國就從英國人的手裡搶奪了索科特拉島,還在塔朱拉灣建立了海軍基地。這兩個海軍基地,使得中國海軍可以輕易的封鎖曼德海峽和亞丁灣,堵住運河的出口。如果局勢不對的話,一旦中華帝國的海軍封鎖了運河的出口的話,運河就會報廢。
當然,英國和法國也不甘示弱,紛紛在索馬利亞建立了海軍基地,同中華帝國對抗。
埃及總督阿拔斯一世,坐在下方,看著在臺上侃侃而談的中華帝國外交大臣魏源,以及英法西三國的外交大臣。眼中充滿了憤怒和不滿。蘇伊士運河修建在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