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士人打的如意算盤。
“是啊,孫將軍。只要歐洲戰場獲勝,北大西洋軍事同盟就輸的差不多了,他們部署在亞洲的軍隊,根本就不會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威脅了!”撒丁王國陸軍大臣皮利蒙特也說道。
孫浩上將心中有些惱怒,不過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
“中華帝國距離歐洲太過遙遠了,我們無法將數以百萬計的軍隊運到歐洲來。如果各國能夠提供這麼多的運力的話,那也未嘗不可!”孫浩上將直接丟擲了一個條件。他知道,這些傢伙是不想看到中華帝國藉助這一次的戰爭繼續的擴張。可是,中華帝國豈會讓他們如願呢?如果先幫助他們取得了歐洲戰場的勝利,那到時候他們在坐山觀虎鬥的話,那中華帝國豈不是虧了。
孫浩上將提出的條件,頓時讓賴赫爾騎兵上將和皮利蒙特都啞口無言。他們都不是海運大國,根本就無法將數百萬中國陸軍運輸到歐洲的。
“各位放心,帝國有信心在一年之內擊敗敵人,取得亞洲戰場的決定性勝利。一年之後,中國陸軍就會透過海運陸續的運抵歐洲。更何況,在這之前,帝國海軍會全力保證中國到歐洲的海上運輸線的安全,透過海運持續不斷的給歐洲的盟友輸血,這樣的話,堅持一年的時間,並非是難事!”帝國總參謀部作戰部長劉中明中將說道。
各國的代表們竊竊私語,他們也知道,想要中華帝國不顧亞洲戰場,直接將軍隊調往歐洲戰場,那是不可能的。就像是讓普魯士王國,不顧西線,將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東線,配合中華帝國進攻俄國,普魯士王國肯定也不會幹的。
有了中華帝國的保證之後,各國的代表,並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雖然普魯士王國有些不滿,但是,還是得顧全大局。
“第二個戰場,則是美洲戰場。我們在美洲的敵人,主要是美國,以及英國在加拿大和法國在美國東北部的殖民地的軍隊。這個戰場,將由中華帝國和西班牙王國來負擔!”孫浩上將繼續說道。
在美洲戰場,美國經過上一次的戰爭後,遭到了重創。這些年來,在英法兩國的支援下,已經恢復了不少。不過,美國的陸軍兵力,一旦開戰的話,最多武裝一百萬人左右。只是,即便如此,美軍都佔有兵力上的優勢。帝國陸軍在北美只有一個集團軍,加上邊防預備部隊,也只有三十餘萬而已。而西班牙陸軍在北美也只有六個步兵軍,二十餘萬人而已。只有美軍的一半。開戰之後,美國人肯定還會盡可能的武裝更多的部隊的。而英國在加拿大殖民地,也會武裝更多的部隊。所以,到時候帝國在美洲戰場,很可能將面對兩百萬的敵軍。
西班牙的主要兵力將放在國內,應對葡萄牙以及向北進攻法國。所以,在北美留下六個步兵軍,已經是西班牙人的極限了。為此,主要的對付美國人的兵力,還是得由中華帝國來負責。總參謀部計劃,一旦戰爭開始的話,將向美洲派遣大約十個步兵軍左右的援軍。帝國陸軍的裝備和戰力,都遠強於美國陸軍。相信有這些援軍的話,第3集團軍無論如何也能夠抵擋住美軍的進攻了!
對於第一戰場和第二戰場,帝國的盟友們,都沒有太過重視。畢竟,在這兩個戰場上,中華帝國才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他們在意的是第三個戰場,也是最重要和最複雜的戰場!
“第三個戰爭是歐洲戰場!將是同盟的所有國家應對北大西洋軍事同盟的主戰場。普魯士王國的主要任務是向西進攻荷蘭王國和法國,至於東面和南面,只需要保留少量的兵力就可以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任務則是向俄國和奧匈帝國發起攻擊。俄國的主力無疑會被帝國拖在中亞和西西伯利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俄國,並不會用到太多的兵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主力,將用到對奧匈帝國的進攻當中。
撒丁王國的軍隊將分成兩個部分,分別進攻奧匈帝國和法國。相比法國,奧匈帝國實力更弱。如果配合得當的話,撒丁王國有很能的機率配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滅亡奧匈帝國。
西班牙王國的任務,一方面是抵禦葡萄牙王國的進攻,另外一方面則是從南面向法國發起進攻!配合幾個盟友滅亡法國。
比利時王國的任務,首先是抵禦法國的進攻,其次是配合普魯士王國滅亡荷蘭王國,最後再配合普魯士王國,和法國進行決戰。
當然,歐洲戰場要時刻注意英國人,英國的陸軍,隨時可能會在歐洲西海岸登陸。
至於帝國陸軍,將在取得了亞洲戰場的決定性勝利之後,立刻前往歐洲,支援歐洲戰場,以徹底的取得這一次戰爭的勝利!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