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要是對上久經沙場的神策軍,李巖知道根本就不是對手,但是他知道還是要戰下去,因為李巖對楊成的仇恨已經根本無法消除了,尤其是李復也在楊成手中,也是李巖被徹底激怒的原意,他決定死守揚州城,然後和神策軍決一死戰。
同時李巖也做出了一個舉動,那就是投奔身在江寧的李俶,名義上歸屬大唐,這樣就可以請求李俶派出在江南的唐軍支援了,而且李巖的請降書也得到而李俶的恢復,並且同時李巖也被李俶任命為揚州城太守,淮南道大總管,總領淮南道的軍政大權。
當李俶接到李巖的請降書信的時候,李俶心中就已經明白李巖的打算了,但是李俶不知道李巖的真實身份,對於李復和李巖一點都不清楚,所以李俶在心中認定李巖可能是一個臨時起兵的地主或者士紳,看到亂世開啟,所以也想在亂世中爭取到一席之地。
所以,李俶對李巖沒有什麼忌憚,他心中對李巖非常輕視,認定李巖也只是一個亂世奸邪之人罷了,此時遇到神策軍的攻打,知道打不過,所以就開始轉過來投降了大唐。
於是,李俶就接受了李巖的投降,並且還授予了李巖揚州太守的官職,同時令李巖總領淮南道的軍政事務,對抗神策軍。
但是李俶心中有自己的想法,此時他手中已經有二十萬大軍了,這是李俶到了江寧之後的結果。
當李俶看到顏真卿的招募訓練是十萬大軍之後,其中還有一部分的水兵,看上去氣勢不錯,但是李俶認定人數還是太少了,中原之地一開戰之後,動則就是數萬人,通關一站神策軍出動了十萬大軍,胡騎更是有三十萬之多。
所以在李俶看來,十萬人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此時神策軍的兵力已經不下五十萬之多了,大唐現在的兵力實在是太少了,北方只有二十萬人馬,現在廣袤的江南之地要是隻養了十萬人馬,實在是說不過去,也根本無法完成平定中原的大業。
此時的江南之地還沒有開發出來,所以出產的物產還不是很富足,但是此時也已經是大唐的一片寶地了,於是李俶仗著江南出產的糧食,開始不計民生地擴軍,瘋狂地將唐軍擴編到二十萬,同時還在計劃招募二十萬青壯從軍,準備完畢之後就渡江北上,和北方的唐軍南北夾擊,準備一舉收復中原和長安城。
此時,李俶又看到了一個機會,那就是淮南道,如果能夠將淮南道收歸到自己的手中,那麼久可以掌控了淮南道的淮鹽,那麼他的力量將會大漲,這樣北伐的大業將會更加有保障了。
也是李俶就開始暗中準備,他表面上接受了李巖的請降,同時還封賞了李巖官職,但是暗中已經做好了準備偷襲揚州城,然後突然攻佔揚州城,隨後在和神策軍在淮南道決戰,最後就是打不過神策軍,他們也可以仗著長江天險撤退到江南,然後在從頭再來。
也是,在神策軍到了徐州之後,李俶就領著十萬大軍開始集合,雖然在短短的三天功夫裡就渡過了長江,隨後就進入了淮南道的地界上。
李俶名義上是支援李巖對抗神策軍,但是暗中是有私心的,但是此時面對李俶領著十萬大軍渡江而來,李岩心中倒是升起了一絲警惕,但是他此時也是有苦難言,畢竟他此時的身份是大唐揚州太守,也是淮南道大總管,所以對於李俶的大軍是絕對不能抵制的。
李俶心中倒是自信滿滿,在渡江的時候,李俶徵調了長江上的漁船,這些漁船都已經被唐軍徵調到江南之地了,不允許在江北岸活動,所以在李俶看來,及時神策軍打到了長江邊上,他們也過不了長江。
李俶只用了三天就將十萬大軍全部渡江完畢,一時間也讓李俶心中有些小得意,同事也令留守江寧的顏真卿嚴格管理這些漁民和船隻,這些都是他們依仗的根基,也是在最後危機時刻退守江南的依仗。
而且李俶剛剛領著大軍渡江完畢之後,他就接到了探子的來報,那就是神策軍在徐州城中沒有任何的異動,只是在訓練士兵,而且沒有大軍征討的跡象。
李俶的這個訊息之後,心中頓時一陣的歡喜,他知道神策軍此時不進攻揚州城,也是給他一個機會,如果在李俶陰謀騙錢取揚州城的時候,神策軍殺來了,那麼那才是李俶最不想看到的,神策軍可能直接就破壞了他的好事。
此時神策軍沒有異動,那麼久給了李俶足夠的時間,可以從容地對揚州城出手了,甚至還有接手揚州城的時日,這樣就可以更好第鞏固唐軍在揚州城的防禦。
於是李俶一陣地歡喜,然後就領著十萬大軍朝著揚州城而去了,同時派出使者前行,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