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又生在大元帥府,各種菜式倒是很少未得嘗過的,自己也會幾樣拿手好菜。
加之近來龍陽經修習日深,於自然之道領悟更多,感覺世間萬物皆盡包含在龍陽經所述之中,一草、一木、一土、一石,皆有其自然道理。
鍋、鏟一拿在手上,龍陽真氣溢開,便覺得這廚房之中的一爐一灶,一碗一碟盡屬自然,盡合自然之道。於是乎空然間有如神助,架鍋、起火、取材、煨炒均是一氣呵成,不帶一絲拖泥。
手時而鍋鏟翻飛,時而筷子迅劃,眾人看來,猶如看一場華美的舞蹈,先不論他做的菜怎樣,僅是看他的動作,已是一種享受。
片刻之間,只見他起鍋、熄火,裝碟,然後“咣鐺”一聲放下鍋、鏟,一碟熱氣騰騰的菜出現在眾人面前。
但見那碟中蝦仁玉白,鮮嫩;芽葉碧綠,清香,色澤雅麗,似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光是看那賣相,眾人已是垂涎三尺,食慾大增。
那邊朱福鎮亦已起鍋裝蠱,一蠱色澤鮮豔,凝若瑤漿的宋嫂魚羹出現在眾人面前。
寒曉道:“我們這裡都是自己人,嘗過說了也不算,為示公平,我建議我們請外面的客人一齊來品評如何?”
朱福鎮道:“中,這公平。”言罷吩咐店中之人將兩樣菜餚端了出去。
來到一樓大廳,那掌櫃朗聲道:“各位兄弟姊妹叔伯們請了,今日我樓外樓新烹飪了一道菜餚,與原來樓外樓極為馳名的宋嫂魚羹一道請眾位品評,看哪樣菜餚更合大家的口味。”
說著吩咐店小二將那兩樣菜放於一張桌子之上。每桌邀一個客人上前品評。
聽說樓外樓有新菜式出場,一時間樓外樓沸騰起來。二樓三樓的顧客亦盡皆下來湊熱鬧。
“我先來。”一箇中年男子搶先上來,嚐了一口朱福鎮烹製的宋嫂魚羹,讚道:“味美之極,滑而不淡,稠而不沾,甜而不膩。果然是極品。”
接著挾起另一碟中一顆蝦仁,放入口中,咀嚼兩下,突然瞪大眼睛說不出話來。
廳中上百客人見他之樣,自有人問道:“怎樣?味道怎麼樣?”似恨不得親自上去取而代之,這也太撩人心騷了。
那中年人一言不發,眼望眾人,似是在說,你們上來試試便知。
有人自忍不住搶將上去,亦是先嚐了那宋嫂魚羹,再挾了一顆蝦仁放於口中咀嚼兩下,又露出與前面那中年人同樣的表情來。
無語更是撓人心。那每一桌派出的代表哪裡還呆得住,自按順序上前一一嚐了,一時間盡皆愕在當場,上前品評的數十人竟然沒有一個說得出話來。
朱福鎮見此情狀,不禁更為好奇,忍不住行上前去,挾了一粒蝦仁並著一根龍井嫩芽放入口中,頓時露出與眾人一般的表情。
廳中百餘名客人此時都屏住呼吸看著這個杭州第一廚,想聽他如何評品這道菜。
良久,朱福鎮方道:“香、嫩、純、軟,滋味獨特,食後口清,胃開,回味無窮,實是人間美味不過如此,為什麼先前俺就沒有想到這樣配合烹飪呢?寒公子,俺認輸了。”
又頭問道:“公子,這道菜叫啥名?”
寒曉道:“就取兩樣主料為名,就叫龍井蝦仁吧。”
客人中嘗過這道菜的有人問道:“朱大廚,你們什麼時候推出這道菜呀,真是太好吃啦,你們推出我一定帶我妻兒一起來吃。”
“是呀是呀,幾時推出?”一時間喧譁一片。
那掌櫃的看著寒曉,滿臉乞求之情。
寒曉對他點了點頭,他立時象撿到了金子一般對眾客人說道:“我們樓外樓會在三天之後推出這一道‘龍井蝦仁’菜餚,希望到時各位都能夠來品嚐。謝謝大家!”
在一片喧譁聲中,寒曉等人再次上了三樓。那掌櫃和朱福鎮兩人屁顛屁顛的緊隨其後。
進得廂閣,朱福鎮興奮的道:“寒公子,你真的會教俺做這道菜嗎?”那掌櫃的亦是一臉希翼地等著寒曉的回答,否則剛才自己應承了客人,到時不能兌現,自己豈不是左右不是人?
寒曉笑道:“小弟今日提出這切磋之意,本就有意將這道菜的菜譜從樓外樓始令之傳諸於世。
“古人說得好,‘獨悅樂不如眾悅樂’,一道爽口的美味佳餚自當讓天下人都能品嚐得到那才不負其美味。
“我京國推崇的乃是道家思想,小弟感知甚深,修善自身,推己及人,待會小弟自會將這龍井蝦仁烹飪之法授予朱大哥你。”
那朱福鎮及掌櫃見他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