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通常集體捕殺獵物之後再分食之。所有除魔者都知道,遇到成群的魔梟,那是連線近也不行的。有道是,蟻多咬死象,何況是眾多的魔梟?!不過,要是有幸遇上落單的魔梟,只要成員有實力又配合好,成功的機率也不低。只是,一點犧牲總是難免。
魔梟之所以難對付是因為牠有一身媲美鋼鐵的羽毛,硬如鋼鑽的銳利鳥喙和生有倒勾的指甲。這三項利器使得眾多除魔者飲恨爪下。然而,捕捉牠的人並沒有因此減少,反而規模越來越大,原因無他,魔梟的三項利器任一種都是製作暗器的絕佳材料,理所當然地成為發財的好工具,所以獵捕魔梟的除魔者從來也沒有少過,當然所付出的代價也從來都不輕。
尤其是那一身堅硬的羽毛,猶如盔甲一般,讓魔梟的防禦力傲視群獸。因此跟魔梟對打最忌勁力不足,要是力道不足或是手下留情,很可能打到氣竭都不一定能傷到魔梟。也就是說,力道必須大到足夠擊傷魔梟才能讓魔梟感到畏懼。一般除魔者,遇到魔梟,通常都先用計謀圍住,再互相配合攻擊,以連續而密集的攻擊擊傷魔梟,再撒特製的大網抓住。饒是如此大費周章仍是免不了損兵折將,魔梟的難纏由此可見一斑。
眾人要面對的就是這種惡名昭彰的魔獸。要是隻有一隻魔梟,那這個關卡也稱不上太難,只是薩摩等人這次要對付的不是一隻,而是八隻魔梟。八隻魔梟足夠讓大部分除魔團體知難而退。鐵戰當初挑戰這一關時,也是失敗好幾次,第五次才成功。這次鈕克多這麼有信心的將這一關提前,眾人心中不無疑懼。難道丹蒙的徒弟當真有這麼高的修為嗎?眾人其實都很不願意相信,因為一但相信了,就彷佛承認他們根本不如這些年紀輕輕的小夥子一樣,這讓平時心高氣傲的他們怎麼有辦法接受?所以,他們心裡多少還是希望這群人不要透過。
雖然心情複雜,鐵戰還是盡責地將該交代的事項告知眾人: “這一關的物件是魔梟。過關標準是打退魔梟。其餘規定照常不變。”
眾人聞言,薩摩還不覺得如何,倒是皮喇神情古怪,欲言又止。原來,皮喇研究過許多人的札記,他可知道第三關根本不是魔梟,而是鑽地魔鼠。卻不知為什麼換成了魔梟。難道監等的難度調整了嗎?否則一向排在第四關的魔梟怎會變成第三關?雖然不解,但不知內情的皮喇對這奇怪的安排也只能做如此猜測。
鐵戰見薩摩等人沒有特別反應,暗暗鬆了一口氣。畢竟監院的關卡並不是秘密,只要有心便可以查出各關卡的測試魔獸,要是這些人當中有人知道監院的固定安排,肯定會對監院今天這個安排提出抗議。不過看來就像鈕克多所說的,這群人跟著丹蒙,少接觸外界,所以對這些並不清楚。如此一來監院就不虞被指為不公了。
少了這個憂慮,鐵戰心情顯然輕鬆很多。只見他迅速分給每人一枝木棍,微笑吩咐道: “裡面,唯一能用的武器,就是這個。”
眾人接下木棍,面面相覷,心中大是懷疑木棍可以發揮的功能,不過既然是測試,監院要給什麼武器眾人也無權置喙,只得無奈對視一眼,進甬道去了。
這次的試場與之前不同,鐵戰直接將他們引到甬道後段,眾人這才發現,後段試場外的石門上很明顯地漆著飛禽的圖騰。
分別進入試場之後,眾人第一件事便是飛快地觀察環境。這才發現,這個試場與之前那個試場有很大的不同。這裡雖然也佈置著眾多的假樹,但比起之前以中型樹木輔以灌木的佈置,這裡很顯然都以高大筆直的樹木為主。樹幹沒有太多枝幹,只有在樹冠處才張開了幾枝。的確是非常適合警覺性強的猛禽類棲息的環境,而魔梟正是喜歡在這種環境生活的魔獸之一。
薩摩此行六人,班塔耶、耐達依和尼路都有與魔梟交手的經驗。尼路不消說,就是與落日除魔團的成員迎戰魔梟,而耐達依和班塔耶雖然沒有與大隊魔梟對打的經驗,但是為了爭勝負,也曾誘殺魔梟,因此這次顯得很有信心。倒是明斯克,雖然對魔梟也略有耳聞,甚至也看過魔梟群集體行動,但卻沒有親自交手的機會,四年曆練的地點又是連片森林也沒有的極北地區,更是沒有機會接觸魔梟。所以,跟魔梟對打,他也是生平第一遭。皮喇的實戰經驗雖少,但憑著看書也對魔梟瞭解不少。至於薩摩,他對魔梟的認識僅止於族人們口傳的訊息,幾乎全然陌生。尚幸藝高人膽大,雖然聽聞魔梟生性兇猛好殺,卻也夷然不懼。
言歸正傳,話說眾人觀察完了環境,分散在不同試場的六人便先後前行。甫一靠近森林,“呼”“呼”的風嘯聲立刻傳來。顯然是警覺性高的魔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