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後,把她的一生奉獻給了丈夫和子女。她把自己善良的心和豐富的智慧都傾注在撫養孩子上,平安度日。但是,她指望她的女兒將有更多的選擇機會。她發誓,她的女兒將來決不會因為缺乏知識,以致迴避同別人交談,或只充當她高談闊論的丈夫的聽眾。她發誓,她的女兒將既能說會道,又能做她自己所希望的任何事情。

多蘿西決定,儘可能讓希拉里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增強自信。只要希拉里相信自己能拓寬視野到多大,她的見識就會有多大。她激勵希拉里不要放棄上學半途而廢,她每週都會帶希拉里上圖書館。

多蘿西和丈夫休從希拉里和她的兩個弟弟休和託尼非常小的時候起,就努力向他們灌輸這樣的意識:他們這些年輕人的最大責任,是要儘可能得到最佳的教育。

為了使三個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多蘿西一直忙於充當孩子們的汽車駕駛員。正如她對《巴黎競賽畫報》所說的:“那時我在汽車裡消磨了所有的時光。我有三個孩子要接送,而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一些活動。我總是鼓勵他們去做他們希望做的事情。因此,我駕車進城出城,開來開去,把時光消磨掉了。”

為了確保子女的健康成長而不被寵壞,她會讓希拉里在屋子周圍幹些雜活,但並不付錢給她,這與一些美國家長的做法是不同的。休說:“我養了你們,不是嗎?”因此希拉里在13歲時便開始在暑假裡打工,每週三個上午為帕克裡奇的公園管理區做事,甚至在她還是一個孩童時,她就開始代人照看嬰孩,在日託中心幫忙。年齡再稍大些時,她去商店當營業員。她在類似的有關活動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假期。多蘿西並不慫恿懶散。她為女兒制定了一些龐大的計劃,她認為責任感不可削弱。她對希拉里也是這麼說的。

她說:“我對希拉里說話,總是像對成年人說話。我認為,現在父母親在對子女說話時把他們當做孩子,但到頭來效果卻相反。你認為他們只不過是孩子而不想使他們理解,我卻從來不那樣做。”

多蘿西·羅德姆對希拉里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其重要性無論怎麼高估也不過分。她向女兒灌輸學無止境、自己的潛力也無窮無盡的思想。她也很自信。當希拉里和兩個弟弟年齡稍長時,她就開始選修大學課程,雖然一直沒有畢業,卻修了從邏輯學到兒童發展之類的各種科目的學分。正如謝麗·海登(希拉里所在青年小組的一個成員)所說的那樣,羅德姆夫人是她認識的惟一的這樣一位母親:她開始去社群學院上課,只是為了在空閒時“找刺激,動腦筋做些事”。

海登說:“多蘿西對希拉里有很大的影響。她非常關心世界,非常關心人們的思想。”

多蘿西還一直向希拉里灌輸一種獨立、自主的思想。她說:“別人是別人,你是你,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不管別人怎麼做,我們跟別人不一樣,你也跟別人不一樣。”也許正是這種早期教育使希拉里在以後面對什麼樣的議論時都能夠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屈服於輿論的威脅。

希拉里從家庭這個基地得到的支援太多了,這種支援不是很快就會消失的。儘管他的父親除了睡眠外,大部分時間花在業務上,但他跟其妻子一樣,對女兒的巨大才能給予大力支援,只是採取比較保留的方式。

也許這就是一種最典型的家庭教育環境吧———母親進行鼓勵和幫助,父親則從外界帶回資訊。“父親在培養女孩子的能力上所起的作用是決定性的。”希拉里的父親的風格體現為培養一種務實的競爭能力。休·羅德姆出生於賓夕法尼亞州的斯克蘭頓,是家中的次子。他遺傳了其母的固執和粗啞聲音,並且笑起來中氣十足。

休在青少年時代也是個愛惹禍的男孩子,他有時會偷開鄰居嶄新的車外出兜風或者穿溜冰鞋在法庭街衛理公會教堂的走道上橫衝直撞等。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最終成熟起來,併成為堅定的保守共和黨人,這讓希拉里的政治信仰在大學以前一直傾向於共和黨。

1931年,休進入賓夕法尼亞州大學,1935年大學畢業,取得體育學士文憑,但碰上經濟大蕭條的頂峰時期,只好先回斯克蘭頓老家,選擇在斯克蘭頓花製品公司謀職,1937年成為公司在芝加哥的推銷員,並搬到芝加哥居住,大多是到週末時開車回斯克蘭頓,並將支票交給家裡。

休在讀大學前,曾在斯克蘭頓當過礦工,因而他深諳大學教育的重要性,直至多年之後,他向希拉里和她的弟弟們描述如果他沒上大學他們會過什麼樣的生活,還帶他們參觀了他曾工作過的煤礦。

休與多蘿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