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去追,老頭叫他不要追了。隨後,老頭走遠,從此再沒出現與張良相見。
張良拿著這本寶貝書,奇奇怪怪地回了家,隨後天天研習,終於後來練出了很大本事。但是《太公兵法》這本書卻沒有傳下來,據分析,其中一些內容被融進了後人寫的《黃石公三略》裡邊,所謂黃石公,就是橋上這個欺負人的老頭云云。
《黃石公三略》這書,裡邊主要談打仗和治國的,其指導思想都是道家思想,就是要順勢和隱忍。大約正因如此,這老頭在選擇自己的傳人時,一定要找一個會忍和能忍的年輕人,才適合接受這套學說並且能夠履行之。老頭的反覆測試,又是丟鞋,又是遲到什麼的,就是看張良能否忍和順。
其實張良剛好也是這樣的人。張良的模樣長得很細緻,人們乍一看,都覺得他模樣像個好女子,就是美女。這樣模樣的人,估計也是柔和能忍的。
張良隨後繼續待在下邳城。
劉邦的傳說
從張良所待的下邳往西北一百公里,就是如今徐州地區的沛縣,那裡正生活著一個叫劉邦的人。
劉邦出生時,還是戰國時代,如今已經三十八歲了,比他們的偉大皇帝秦始皇,只小三歲。
劉邦上面有兩個哥哥,他排名老三,父親於是就給他起名叫劉季,意思就是劉老三。
這個劉老三長著一個高挺的鼻子(隆準),他前兩年的時候,曾經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到都城陝西咸陽那裡去服徭役。
咸陽這裡是個偉大的地方,人口眾多,非常富庶,秦始皇把原六國地區的豪富十二萬家都遷徙來了這裡。這麼做,也是為了削弱六國地區的力量,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
這一天,秦始皇擺駕出行。一般帝王出行,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都要清街,就是讓人躲在家裡。可能是咸陽城內的治安實在太好了吧,這一次秦始皇命令大家可以從“掩體”裡出來盡情觀看。於是正在咸陽服徭役的劉邦,也離開工地跑來參觀,他見秦始皇正在萬眾矚目的豪華法駕內接受群眾山呼舞拜,劉邦揚著頭在人縫中傻傻地觀望,不禁喟然嘆息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這位地位低賤的劉老三,服完了徭役,又回到老家沛縣豐邑。還給自己起了個名字叫劉邦。
這劉邦長著一副美髯,性格樂天,常喜歡欺負人,後來他去衙門裡當吏,對衙門裡的其他的吏們,他無不嘻嘻哈哈地狎侮開涮開玩笑。劉邦對酒和女同志尤其感冒,平時也愛施捨。至於唸書,則是非常頭痛,而讀書以外的農家活,他又不肯做,所以這樣的人只好去縣政府裡吃飯了。劉邦就當了個吏,可以混工資。
劉邦具體的吏職,就是在沛縣郊外的泗水亭上當亭長。泗水是淮河以北的一條河。亭是修在交通要道旁的古代派出所兼旅店,大致每十里一個,吃的是公家的飯。亭長的主要職責就是抓盜賊以及“亡人”。“亡人”就是因為交不起賦稅或者犯了罪而脫離戶籍逃跑的人,他們在大路上走,被正在巡邏的亭長劉邦攔住,一查身份證,發現是三無人員,離開家亂跑,脫離戶籍不給國家交稅,那就要給捉起來,打他五十板子。具體位置是打屁股還是脊樑,要按照政府規定,然後把他遣送回原籍。還要罰款,如果這個亡人逃亡的時間比較長,跑了一個月才被抓住,那就要罰一個盾(盾牌)。如果這傢伙比較厲害,跑了一年才被抓住,就要受“耐刑”了,也就是剃掉他的鬍子和兩鬢。如果一個光著下巴的男人走在秦朝大街上,大家就會指指點點:“呀!這小子是個逃亡分子來的!”
劉邦作為泗水亭長,他的上級是縣裡的亭嗇夫,大約相當於縣公安局長。如果不是一幫勞改犯改變了劉邦的命運,那麼劉邦未來的職業,也大約不過是停留在一個亭嗇夫的水平。
這一天,具體日子說不清,亭長劉邦帶著自己下面的幾個“求盜”(相當於現在的警察),要押送縣裡的一批刑徒(罪犯)到陝西咸陽那裡去。具體就是去驪山那裡,作為勞改犯,給秦始皇修陵墓去。
秦始皇雖然還沒有死,但墓已經開始修起來了,而且為了儘量不擾民,修墓用的都是刑徒,從各郡縣徵集來的,據說總數有幾十萬。
其實勞改犯本可以在本地進行勞改。如果是從前的諸侯戰國時代,每個國家就那麼大,勞改犯們去勞動,足跡也不會離開老家周邊,這樣在家鄉工作,受罪也安然些。
現在是要去遙遠的陝西了,這些人當然不願意出這遠門,於是劉邦押著他們走出沛縣境界不遠,很多勞改犯就腳底抹油逃跑了。劉邦手下的“求盜”沒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