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邊看春晚邊一起動手包餃子。
當春晚現場一片歡騰時,這邊的留學生也跟著一起撒花紙。只是不能放鞭炮,大家就敲碗打碟地伴奏,高喊著“過年啦”“新年快樂”,然後又吃幾口剛出鍋的餃子,就這樣迎來了農曆馬年的新春。
芳華還特意帶了一飯盒餃子,拿回去請魯迪一家品嚐。
男主人魯迪吃了後只是禮貌地道謝,大概因為這幾個餃子就是讓他全吃了,也不夠他塞牙縫的,所以他還沒品出味來吧。
米婭對這餃子的做法倒是很感興趣,問了半天是怎麼把餃子餡包進麵皮裡去的。她感慨——這中國人吃東西就是講究,肉都剁爛了還要包進小麵皮裡才吃,不像德國人就是大碗喝(啤)酒、大塊吃(豬)肉,吃得豪爽。
佩特拉倒是真心喜歡中國餃子,還說以後要跟芳華學包餃子呢。
得勒,看樣子,芳華還要辦廚師培訓班了。
不過芳華覺得,向世界人民推廣宣傳中國的美食文化,是自己義不容辭的任務,也就欣然同意了。她還在想,要不要教米婭做正宗的四川泡菜呢。
大年初一,嘉輝和芳華乘坐國際列車,前往德國,目的地是慕尼黑,看望老同學和老朋友——趙玉玲兩口子。
不過在那之前,他們慕名先去了一個德國的小鎮——迪特福特。因為這個千年小鎮的居民都自稱“中國人”,外界也將迪特福特稱為“巴伐利亞的中國”。
其實,這小鎮上的幾千名居民全是地道的白種人。至於他們為何自稱中國人,流傳著兩種說法。
第一個版本,“徵稅說”。話說很久以前,主教派遣稅務官前往迪特福特催繳稅款。迪特福特的人聽說後,馬上將城牆門緊閉,以逃避沉重的稅賦。吃了閉門羹的稅務官只好回去,氣急敗壞地向主教報告:“迪特福特人就像中國人一樣,把自己關在城牆裡”迪特福特人因此有了“中國人”的綽號。
第二個版本,“通商說”。也是話說很久之前,迪特福特人就開始同中國人做生意,用當地的白銀、手工藝品等換取中國的絲綢、瓷器和茶葉。隨著通商和交往的深入,迪特福特人漸漸迷上了中國文化,因此才被稱為“中國人”。
反正不管當初是怎麼回事,現在的迪特福特人不但非常驕傲地自稱中國人,也非常迷戀中國文化,還會在每年的2月(中國的農曆春節期間)舉行“中國人狂歡節”,而且都堅持舉辦了70多年。
嘉輝是在美國留學的時候,聽一名曾經去這個狂歡節玩過、也因此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的德國留學生說起,才知道這個小鎮的。
他和芳華說了後,芳華也很有興趣,兩人便順路拐到了這個小鎮。當他們到達小鎮的時候,距離狂歡節最具特色的化裝遊行開始的時間已經很近了。
街道上已經有穿著中國古代服裝的男男女女,在做各種準備。
小鎮的街頭巷尾和周圍房屋上,到處掛著大紅燈籠,插著印有中國龍的彩旗,窗戶玻璃上也貼著“喜”“福”字樣的剪紙,濃郁的中國風撲面而來,而且有著很喜慶的中國年味。
芳華還看見街道兩邊的窗戶都掛出一塊圓形的黃色牌子,上面寫著“嘿,華人”,也有的寫著“華人,你好嗎”、“祝你生活愉快”的字樣。也有些地段懸掛著大幅標語:“喜氣洋洋”。這裡的漢字簡體和繁體都有。
要不是放眼看去,周圍全是白面板的老外,芳華真覺得像是回國了。其實,按理說,在這裡她才是老外。
不過,周圍的居民發現他們這兩個黑髮黃面板的遊客模樣的人後,都很熱情地上前詢問他們是不是中國人,而且他們都是用漢語發問。
雖然他們的漢語說得並不標準,還有點荒腔走板的,但是非常難得的是——所有來打招呼的人都是用漢語,還能簡單地交談兩句。
這真是太讓芳華驚訝了,她確實相信了迪特福特人真的很熱愛中國,連中文都成了“官方語言”了。於是,她在回答“我們來自中國”時,也是感到從沒有過的驕傲自豪。
因為,當地居民在確認他們來自中國後,都興奮地說:“噢——,我們的中國親戚來看我們了”
呵呵,這樣說來,芳華和嘉輝在這個小鎮上也不能算老外了。
有熱心的市民帶領他們前往化裝遊行的主會場——市政廳廣場。這裡有一座小鎮的標誌性雕塑——一個清朝官員模樣的中國人。胖胖的,戴著尖頂帽子,撇著八字鬍,挺著肚子,張開雙臂,雙目圓睜注視著來往行人。走近一看,發現他的肚子裡不斷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