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和爸爸林志輝說,你們研討來研討去有什麼用啊?應該儘快行動起來。趁著蘇聯解體去搶人才和好東西啊!
現在俄羅斯內部是一片混亂,舊的制度被消滅,新的制度卻遲遲不能建立。一小部分人暴富起來,而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卻從過去的小康淪為貧困,連部隊軍人和軍工企業的職工也常常拿不到工資和養老金。
中國的個體戶們倒是非常敏感,早在蘇聯解體前就已經掀起了前往蘇聯淘金的大潮。不久之後還發生了一家民營公司用罐頭食品換回來蘇聯飛機的事件,轟動一時。民間盯著人家積蓄多年的物資也就罷了,政府可不能如此短視。
21世紀缺的是什麼?人才啊!芳華引用了葛優的名言。中國要是立刻行動,去蘇聯搶來各行各業的高科技人才,那肯定是我們自己花十多年都培養不出來的人才。這樣,中國的發展要少走多少彎路啊。
芳華也知道,當政的總理也在後來主持了這項秘密工作。但自己還是希望和爸爸他們提個醒,不應該光靠政府高層組織,各軍工單位自己私下裡也可以直接和那邊接觸接洽,爭取更多的人才。
林志輝聽了女兒的高論後,倒是覺得有道理。但是想想又說,恐怕美國等西方國家也是盯著前蘇聯的科技人才的。
芳華說,那是肯定的。單比經濟待遇生活條件,我們搶不贏美國。但人不是純粹的經濟動物,我們可以多打打感情牌。
從小,芳華就在媽媽孫玉敏的相簿裡看到有兩張俄羅斯少女的照片。那是五十年代中後期,孫玉敏上初中的時候,中蘇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連兩國的中小學生之間也開展了通訊聯誼活動。孫玉敏雖然從來沒和那個俄羅斯少女見過面,但做了兩年的筆友。只是中蘇關係破裂後,不得不停止了通訊。
研究所中大量的科技人員,也多數從中學到大學都學的是俄語。儘管後來發生中蘇對抗、珍寶島事件。大多數人也痛恨蘇聯的霸權主義,但是對曾經的蘇聯朋友還是懷著深深的情誼。不然,孫玉敏也不會三十多年了還一直保留著那位俄羅斯少女的照片了。
人同此心。相信俄羅斯中也會有一些人,特別是年紀比較大,曾經來支援過中國建設的人,同樣會對我們中國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情。再說,他們也是受多年敵視美國西方的教育,不會像年青一代那麼容易就靠攏西方了。這就是我們國家可以利用的一點優勢,當然工資待遇什麼的也要好,不信這樣還吸引不來人,甚至完全可能再現當年五十年代大批蘇聯專家來華的場面。
聽了芳華的分析,林志輝覺得很有道理。
他暗暗想,的確是應該儘快向透過院長再向上級反映這件事。這種搶人的事是越早越好,越快越好,能多搶就多搶的。
*************************
新學期開始了。三月的成都郊外,龍泉驛的桃花又到了笑春風的時候。
這龍泉山本以水蜜桃出名,但自前幾年開始舉辦桃花會以來,反而逐漸形成了春觀桃(梨)花、夏嚐鮮果的花果觀光旅遊,併成為了風靡全國的農家樂旅遊的發源地之一。
成都的大學生也流行著騎腳踏車去龍泉看桃花的風尚。今年三班的春遊,就選在了這裡。雖然路上有點遠,還要爬坡。但是來到桃花山置身花海之中,就什麼疲勞都忘了。
這裡的山坡平緩,適宜漫步。同學們也漸漸散開,觀賞著一樹樹花朵滿枝椏的桃花。
桃花是果樹品種,單瓣的,很普通。但是平凡的她們卻活得一點不自卑。
在這一片灰濛濛的霧靄下、在沒有青草陪襯的黃土間,她們轟轟烈烈地綻放著,成為天地間唯一奪目的色彩。
一列列、一行行,修剪齊整、低矮的花樹,遍佈在這裡的山坡、溝坎之間。齊齊開放的桃花,將各自那一點點的美麗匯聚在一起,織成了一幅鋪天蓋地的爛漫紅錦。
這樣的美麗,動人心魄。
同學們紛紛在桃花林中拍照留念。或照張單人相片,好寄給家人和朋友;或幾個同學來張合影,以備來日追思同窗情誼。芳華拿著傻瓜相機給不少男女生都拍了相片,光是她這裡就換了兩卷膠捲了。
大家慢慢走到山坡頂,在眺望了四周風光後,又開始陸續向下走了。
戴平和梁嘉輝也站在一株桃花旁,讓芳華從上面往下俯拍,以後面滿山的桃花為背景,給他們倆合張影。
很快,芳華給他們拍好了。戴平又說:“美女,過來,和我們兩個帥哥合個影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