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從小偷身上繳來的錢包,裡面的錢一點沒少,不由對周圍的人連聲感謝。
嘉輝也過來和鄉親們道謝,其中一個人可能是他的本家,說道:“小輝,這事兒不用你管了。我把這賊娃子帶到派出所去。敢偷我們老梁家客人的錢包,看我不好好扒他一層皮。”
說著,就抓起那小偷要走,想了想回頭又說:“你可得跟客人說清楚,這可不是我們木城的人。我們木城是沒得賊娃子的!”
“嗯,曉得了!”嘉輝答應著,回頭跟林徵宇和芳華解釋:木城的民風淳樸,數百年來就沒有出過一個本地的小偷和劫匪,剛才這人一定是春節期間從外地流竄過來的。
不過敢在木城偷東西,也算他倒黴。因為木城人一聽到抓小偷,那就會千人空巷、齊聲高喊抓賊!這喊聲往往比警報器還恐怖,很多外地小偷都是被這震天動地的吶喊嚇軟了腿,然後才被抓住的。
見慣了後世媒體常常報道的劫匪行兇、小偷作案時,周圍人群毫無作為之怪現象,芳華更加佩服這木城鎮人守望相助、疾惡如仇的淳樸民風。
********************************************************
嘉輝帶著兄妹二人,來到了鎮子街尾處的一家門前。他上前推開了虛掩的木門,將兩人讓了進去。
小小的四合院,青石板的地面,有些許苔痕。中間天井處,還用石塊圍起一處小花壇。四周的木廊柱、木板牆、木質雕花窗,看上去古舊而簡樸。
正屋裡走出一位老大爺,看上去有七十多歲,個子高瘦,頭髮花白,雖然皺紋滿面了,但濃眉大眼,紅光滿面,仍然很精神。
老人笑呵呵地看著客人,嘉輝忙說:“這是我爺爺。”
芳華和林徵宇都趕緊上去行禮:“梁爺爺,新年好!”老人笑呵呵地把他們讓進屋,端出各種好吃的讓他們倆品嚐,還一人給了一個紅包。
芳華對梁爺爺一見之下就倍感親切,彷彿在哪裡見過一樣。也許是自己從小缺少祖輩親情吧,很快就對梁爺爺親近起來。
她偷偷地拉著嘉輝說:“你和爺爺長得不是很像啊!”
嘉輝點點頭:“我像我奶奶一些。”
“那奶奶她?”
“五年前去世了。”
嘉輝又跟她說起,解放前梁家也頗有點家財,但是太爺爺是個大煙鬼,很快在敗光了家產後,吃煙土自殺了。他死後,梁爺爺以弱冠之齡撐起了整個家業,並將三個幼弟都撫養成人,特別是四弟最有出息,考上了省城的大學,就一直在省城工作了。梁家因孝悌傳家,在本鎮很有威望。
後來家境好轉了,其他兄弟子侄都陸續搬到縣城、省城等地生活,只有梁爺爺還守著祖宅,和梁奶奶相依為命。
芳華有點想問嘉輝,他爸爸又是怎麼回事。姚阿姨說他是離婚後,就去了外地,難道他不回來看自己的父母和兒子嗎?但是,想想自己問這些也不合適,就忍住了。
芳華和林徵宇在梁家住了幾天,雖然小鎮是很小,但是夾江附近的山山水水還是頗有可觀之處。
一條青衣江,從洪雅流到這裡,兩岸是同樣的秀麗風光。
芳華心想:咦,這不成了“我住江之頭,君住江之尾”“共飲一江水”啥的嗎?不過那句“日日思君不見君”可不好,還是算了。
經嘉輝介紹,芳華才知道這青衣江就是李白詩句“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中的平羌江。
呵呵,老杜只是在視窗望了一望的西嶺雪山,都勾得芳華要去登臨,何況這詩仙曾買舟漂流而下的青衣江呢,自然是要沿江遊覽一番。
沿江而下沒多遠就是著名的千佛巖。這裡兩山對峙,碧水中流,峭壁凌雲,雄奇險秀,既是夾江縣名稱的由來,又自古有青衣江風景絕佳處之稱。
在江左岸的峭壁上,排列著2400多尊摩崖佛像,故稱千佛巖。這些佛像開鑿於隋朝,興盛於唐代,很多佛像都有些破損了,但是反正芳華也不懂雕塑藝術和宗教,近前看也就是看個熱鬧。
雖然這個千佛巖規模不大,不像龍門石窟、雲岡石窟那樣動輒幾萬佛像,但是遠遠看去,佛像佛龕遍佈山岩,既密密麻麻,又不失錯落有致,也是頗為壯觀的。
這不禁讓芳華感慨信仰的力量,讓那些僧侶們可以為了信仰,發動民眾做出如許壯舉。比如樂山大佛,亦是如此。倒是給後人留下了一處處遊覽感懷的名勝古蹟。
嘉輝還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