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為師。”漁翁聽了笑著唱道──

“從來沒拜神和仙,

手中魚叉也一般。

自幼打魚沂河邊

本事全靠苦中練。”

王羲之聽了直搖頭。漁翁見他不信,便領他來到一座深水潭邊,接著說道:“當年俺為了習得打魚的本事,每天到這裡苦練投叉的準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末了魚叉竟在這裡掘出個大水淵子,如今人們都管它叫‘練叉潭’了……”王羲之聽後尋思了半天,謝過漁翁又往前走去了。

王羲之來到沂蒙山裡,見一位老獵人身挎硬弓,腰懸利箭正在打獵,便向他說明了來意。老獵人聽了笑笑說:“郎君莫急,你看天上飛來三隻大雁,待射下雁來俺再告訴你。”王羲之舉目一看,只見漫天空裡有三個飛動的小黑點兒,能看清它們已不容易,要想射下來麼,除非是后羿!他正在心疑,老獵人“嗖嗖嗖”連發三箭。過了一陣,天上真的掉下三隻雁來。王羲之跑上前一看:天哪,支支利箭都穿在大雁頭上,這人準是仙家的門徒了!……老獵人見他那副驚奇的樣兒,笑著唱道──

“從來沒拜神和仙,

手中弓箭也一般。

自幼打獵在深山,

本事全靠苦中練。”

王羲之聽了直搖頭,老獵人指著對面那座高山說道:“郎君你看,山腰上不是有個透亮的洞嗎?那是俺當年為了習得打獵的本事,每天對著這座高山練箭。天長日久,日久天長,末了這座大山就讓俺給射穿了,如今人們就管它叫‘箭穿山’。”王羲之聽了尋思了半天,又往前走了。

王羲之來到一座崗上,見一位老漢正在放羊,又向他說明了來意。老漢剛要答話,忽然前面一塊碾盤大的石頭上爬來一條大長蟲,王羲之正要往老漢身後躲藏,卻見老羊倌揮起鞭兒“啪”地一炸,大長蟲和那塊大石頭竟被他全抽成兩半截了,王羲之驚得連聲喊道:“老伯神鞭這麼出奇,您定是仙家門徒!請您快領俺見老神仙去!”老羊倌聽了哈哈大笑,接著唱道──

“從來沒拜神和仙,

手中羊鞭也一般。

自幼放羊在蒙山,

本事全靠苦中練。”

王羲之聽了不吱聲,老漢指著那座崗頂說:“郎君有所不知,這山頭原本是尖的,當年俺每天在這裡苦練甩羊鞭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末了山頭就讓俺抽成崗頂了,如今人們都管它叫‘鞭抽崗’”。王羲之聽了好似大夢初醒,再也不想尋啥神仙求啥神筆了。他向老漢拜了三拜,轉身就趕回了臨沂城。

王羲之回到家中,發奮從頭練起書法。從此以後,每天一早就到家門前的水塘邊臨池練字,日落西山才涮筆洗硯返回家裡。天長日久,日久天長,等他成了天下聞名的大書法家時,那座水塘已被他涮筆洗硯染得水黑如墨了,於是人們給那座池塘起了個名字──“洗硯池”。

王成君 蒐集整理

入木三分

王羲之對書法勤學苦練,甚至走在路上,坐在椅上,還揣摩著名家書法的架勢,手指也不停地划著字形,時間一久,連自己的衣襟都被劃破了。

有一次他躺在床上,還用手臨空劃字,竟劃到他的妻子身上。他妻子說:“你怎麼老在人家身上劃?自家體,沒啦!”

王羲之聽到“體”字,忽然想到:是呀,應該創造自己的書體才是啊!於是從此以後,他翻遍了所有的碑帖手跡,揉和百家的長處,再加上自己的勤練,終於自成一體,成了我國古代最著名的書法家。

正因為王羲之不停地勤苦練字,天長日久竟練得腕力勁足,寫出字來筆鋒帶力,真可以說是力透紙背。有一次他去看望一個朋友,碰巧友人不在,於是他在茶几上寫了幾個字就走了。後來這家人用力擦也擦不淨,用水洗也洗不清。他在木板上寫的字,讓木工拿去雕刻,木工刻時發現木板上三分深的地方還滲透有墨跡。因此後來人們都說王羲之的字“入木三分”。這雖然是一種誇張了的說法,卻很能說明他的功夫深呵!

陳錦君 蒐集整理

千里送鵝毛

有一天晚上,王羲之在月光下獨個兒在山陰道上散步。走著走著,忽然聽見“嘎、嘎、嘎”的鵝叫聲,他聽了一驚,心想:這一帶人家少,哪來的鵝呢?

於是王羲之順著鵝叫聲慢慢向前走去。走了一陣,他忽然發現前面疏疏朗朗的山竹林中有座寺院,門前放著只鵝籠,一隻白玉似的長頸大鵝正在籠裡叫喚。王羲之走上前去,越看越喜歡。

看了好一會兒,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