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知高開道的經濟狀況,這一仗完全沒有必要千里奔襲來此的。
拿下了遼東城,蘇遊也難免會有幸福的煩惱。
思前想後,蘇遊還是暫時放棄了在此耕種的想法,即便是要耕種,也可以從卑奢城慢慢往北推移,一直推到此處。。。。。。
接下來蘇遊要做的就是把淘汰下來的勞力盡快送回三山城,能夠達到參軍資格的,就暫且收納到隊伍中;至於當年制定的公民才能參軍的國策,見鬼去罷!
遼東城之戰結束之後,各種訊息林林總總地匯了上來,蘇遊又難免想起李靖來。
這也是因為高開道留下計程車卒中,可以挑選出至少五千精壯士卒,可誰能率領這五千新兵呢?
蘇遊第一時間想起李靖,最後還是隻能交給張龍。
這五千新兵來自於四萬降卒,他們的身體素質與韋挺王珪帶來的四千精銳可以說相差不遠,但張龍卻似乎並不以為然。張龍原本率領的是兩千重騎,他的兩千重騎可以直面高開道的五萬大軍,又豈能把這五千軍放在眼中?
但命令就是命令,張龍也沒法違抗,蘇遊只答應這是暫時的。
張龍對蘇遊的話有些不信,因為蘇遊從跟來的千人重騎中抽了五十五個最好計程車卒給張龍,這些人有五人當即被提拔為千夫長,剩餘五十人則為百夫長。。。。。。
張龍對蘇遊給自己必要的人手有些開心,但同時又有著自己的矛盾,以後自己重新執掌重騎兵的時候,這些人還跟著自己回去嗎?
答案顯而易見,張龍甚至以為蘇遊這是要取消重騎的節奏了,其實是他誤解蘇遊了。
蘇遊訓練這兩千重騎用了多少年?蘇遊又怎麼會放棄重騎的計劃呢?
不管怎麼說,蘇遊需要擴軍,因為他意識到群雄爭霸的時代馬上就要到來了,只憑自己的這些戰船和不足萬人的部隊,怎麼跟別人拼?——(蘇遊此時還沒聽到李淵騎兵的訊息。)
急著把降卒們訓練出來,也是因為打算開始回航了,畢竟蘇遊船上的糧食有限,可現在人數突然增加了四倍啊!
蘇遊需要把這些降卒中的絕大部分帶回三山種地去,要不然春天就要過去了!
蘇遊相信,張龍帶著五千新降計程車卒配合著韋挺王珪的四千精銳,拿下昌黎郡完全沒有壓力;至於下一站,蘇遊希望是玄菟郡以及突厥,那時候韋挺和王珪當然也會回到幽州了。。。。。。
477回航三山
蘇遊需要把這些降卒中的絕大部分帶回三山種地去,要不然春天就要過去了!
蘇遊相信,張龍帶著五千新降計程車卒配合著韋挺王珪的四千精銳,拿下昌黎郡完全沒有壓力;至於下一站,蘇遊希望是玄菟郡以及突厥,那時候韋挺和王珪當然也會回到幽州了。。。。。。
進入遼東城,蘇遊第一時間對投降計程車卒們進行了安撫,並從中徵發五千讓張龍帶去訓練;至於那些沒有被選上的,他也給了出路。
他們的選擇只有兩個,或是回家,或是跟蘇游去三山種地。
因為離家太遠,如今地面上又沒有任何可吃的東西,絕大部分降卒擔心捱餓而屈從了蘇遊,這些人總計三萬出頭,這也是蘇遊此次的全部收穫。
離開遼東城之前,蘇遊只給張龍留下了一千重騎和幾乎此次帶來的所有糧草。
張龍如今可以節制的部隊包括一千重騎、五千新降的高開道士卒以及三千輔助兵,這些輔助兵有三分之一屬於蘇遊從三山帶來的,剩下的則來源於遼東城的降卒。
看著張龍一下子從領導一千重騎的小統領變成了鷹洋將軍,王珪和韋挺心中若是不羨慕嫉妒恨那一定是假的;更鬱悶的是,在未來的昌黎之戰中,韋挺和王珪作為友軍也只能暫時聽命於張龍。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畢竟蘇遊此前為羅藝奪取了漁陽北平遼西三郡,韋挺和王珪就只能跟來還賬了;丟臉的是,蘇遊幫他們搶地盤的時候是自帶糧食,可他們現在吃的卻是人家蘇遊的糧食。
未來的昌黎之戰,可能會使用到投石車等攻城器械,這也是蘇遊留下三千輔助給張龍的緣故;但蘇遊相信攻下昌黎應該沒任何難度,這也是他不再繼續帶隊的另一個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蘇遊需要送船上這些人回去春耕,還因為昌黎郡治所附近沒有大型河流,蘇遊沒法把火炮輕鬆帶去。
既然沒能帶去火炮,蘇游去或不去也就顯得不是那麼緊要了。
臨離去時,蘇遊又交代張龍,讓他拿下昌黎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