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后,帶來了第一首新歌。
在魔都演唱會上,江夏也唱了兩首新歌,一首《關鍵詞》一首《藍色土耳其》,引起的反響卻不大,那場演唱會,成就的是那十四分鐘影片。
對於這種情況,江夏也只能表示遺憾,沒有辦法,當時為了新專輯,必然的選擇,這兩首歌,算是被埋沒了一些。
第一場演唱會的兩首歌《傷心的人別聽慢歌》和《七里香》反響都很高,第二場的一曲《浮誇》鎮住了整個場子,唯有第三場的演唱會被十四分鐘舞蹈壓住了歌曲。
如今,第四場演唱會,江夏要拿出點能壓場的。
第一首新歌,江夏直接放出了歌神張學友的經典曲目《如果這都不算愛》。
“如果這都不算愛,我有什麼好悲哀,謝謝你的慷慨,是我自己活該……”
整首歌給人一種很強的迷惑,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什麼才算是愛?
歌曲的整體節奏很不錯,作曲是伍佰,伍佰的曲子少有那種很柔情的,看他最著名的兩首歌《挪威的森林》和《突然的自我》就能看出他基本的曲風。
這首歌引起的反響不小,主要歌手在舞臺演繹的時候,能讓聽眾聽的有感觸,比慢歌要更合適舞臺。
有的歌曲適合舞臺唱,有的歌更適合一個人默默戴著耳機欣賞。
臨近結尾的時候,江夏才唱了第二首新歌,這首歌是陳奕迅的《不要說話》。
歌曲很低沉,是江夏比較喜歡的風格,高音少。
這首歌比前一首,反響有點平,在演唱會這樣嘈雜的環境中,不是熱歌,很難調動觀眾的氣氛。
江夏為了專輯考慮,必然要選一些不那麼熱鬧的歌曲,這才有了連著兩場演唱會的四首情歌。
演唱會結束,江夏兩次返場後,沒有第三次返場。
因為突然下起了雨,歌迷們也過多要求,抓緊離開。
兩首新歌上傳到了網上,這回終於引起了一些關注。
江夏這兩天正鬧新聞,又來了兩首歌,多多少少都會關注一眼。
“又不是中國風?”
“兩首情歌,第一首還行,第二首聽不太清楚,低沉的情感吧?”
“看來江導準備把中國風放到最後了。”
“誰給你說江導專輯肯定有中國風的呢?萬一沒有呢?”
“江導的專輯,除了那張粵語專輯不說,哪張專輯沒中國風?雙截棍那張的龍拳都算中國風,等著吧,肯定有。”
“下一場演唱會,應該是泉城吧?羨慕泉城的人,能欣賞到江導最後一場演唱會。”
“期待中國風啊,還有專輯什麼時候出啊?這都多久了?是不是該把之前的歌曲,都放上來了?江信江疑鞏杉工作室官方微薄”
……
在魔都演唱會結束後,許多人就都在盤算江夏的中國風歌曲什麼時候出來。
經過十年的發展,中國風歌曲已經被熟知,大江南北各個歌手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首中國風或者類中國風歌曲,歌迷們對中國風歌曲很熟悉,即使這樣,也還是期待江夏的中國風,畢竟他才是創始人。
可惜,這一等,自《菊花臺》等到現在,已經等了三年的時間,依舊沒能等到中國風。
江夏也知道網友的訴求,中國風歌曲他準備了嗎?當然有準備,而且一早就設計好放在最後一場演唱會,這是他巡迴演唱會的大懸念,得調動起大家積極性才行。
演唱會結束,江夏馬不停蹄趕往米國,國內一堆事,都交給了尤芳菲。
第一千二十五章 婚禮前
第一千二十五章婚禮前
尤芳菲要解決的主要的問題,就是江夏兩個孩子的問題。
要解決的次要問題,是《唐伯虎點秋香》的宣傳問題。
跟第一個問題比起來,第二個都不算問題。
有江夏的出品保證,加上幾個片段的配合,《唐伯虎點秋香》的預告片一出來,就直接點選量飛速上漲。
《唐伯虎點秋香》的預告片,不是江夏剪輯的,卻帶有明顯江夏的風格。
碩大的“江夏作品”四個字,晃得人眼暈。
電影預告片中,一半是搞笑鏡頭,一半是武打鏡頭。
古裝喜劇近兩年不吃香,江夏的古裝喜劇也讓人不太看好,在經過《失戀三十三天》、《夜店》、《搜尋》三部電影后,江夏的口碑有點下降。
不過,也有很多人表示會去支援,再給江夏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