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抿嘴笑道:“老爺親自教,自然不同。”
老兩口說著話,陳氏心想:管他當年為誰情不自禁呢,如今兒孫滿堂,他還能這樣體貼自己,這就很難得了,該知足了。
再說嚴暮陽,等梅氏忙完,親自送她回房。
梅氏更開心,覺得今天下馬威沒白殺。
有這個結果,也不枉她被姑奶奶刻薄一頓。
她也正要借嚴暮陽對嚴予寬求情,讓他父子去找陳氏說,別帶自己回祖籍,就讓她跟在嚴予寬身邊。
然等回房,嚴暮陽讓丫頭們都出去,跪下對父母說,今天都是他的錯,不怪巧兒;又說,他和巧兒恩愛,情難自禁才會失態。
梅氏一聽“情難自禁”四個字,直戳心肺。
又想到兒子並不是為了哄自己開心才送自己回來,居然是為了郭巧兒討公道來了,肯定是巧兒攛掇的,不禁戾氣暴漲。
她質問道:“你這是為你媳婦鳴不平來了?”
嚴暮陽道:“不是的,母親……”
梅氏不肯聽他解釋,一頓呵斥,說他娶了媳婦忘了娘,又說巧兒行止不端,就該嚴加教導,瞧她晚上不是規矩多了。
嚴暮陽從小跟著祖父,那也是被人捧著長大的,嬌生慣養的少爺脾氣,性子又傲。雖然他也孝順父母,無奈覺得母親忒無理取鬧了。尤其她說巧兒晚上變規矩了,更是讓他憤怒。
不僅自己惱火,也心疼巧兒被逼如此。
他霍然站起來,對梅氏道:“規矩什麼!好好的一個人,弄得跟個木頭一樣,有什麼趣兒?娘既這樣想,做什麼要幫兒子娶媳婦,讓兒子當和尚好了。當和尚六根清淨,無慾無求!”
說完轉身就走,把珠簾掀得嘩啦一聲響。
他走了好一會,梅氏還沒回過神來。
等回過神來,跳起來就要去追。
嚴予寬一把拉住她,沉聲道:“你幹什麼?”
梅氏哆嗦道:“你瞧瞧他!這就是我們的好兒子!”
奪手還要趕出去追,一定不肯罷休。
嚴予寬沉聲道:“你一定要驚動父親和母親?”
梅氏道:“可是這個不孝子……”
嚴予寬道:“陽哥兒沒錯,你錯了!”
梅氏傻傻地看著他,“你說什麼?”
嚴予寬板著臉道:“兒子新婚,歡歡喜喜的,小兩口恩愛不好?你看見了就當沒看見不就完了。這麼罵兒媳不是找事嗎?”
他今天的耐心似乎有限,說完這話,摔手就走了。
沒有哄,沒有勸,也不怕梅氏再鬧。
梅氏心慌了,彷彿聽見他說“無趣!”
剛才她這麼大反應,其實不是因為嚴暮陽對她甩臉子,而是他說的那句“好好的一個人,弄得跟個木頭一樣,有什麼趣兒?”戳中了她的忌諱,正和嚴未央譏諷她的話對應,她多心了。
現在嚴予寬也對她發火,她更慌了。
是的,她瞭解嚴予寬,這個樣子就是在發火。
梅氏又恨又氣又怕又酸,一晚上煎熬,還沒想出來怎麼處理這件事,又如何轉圜夫君和兒子的心,次日一大早就被陳氏派人叫去了,又開始繁忙的一天,直到深夜才回來。
次日,是小兩口回門的日子。
********
每個家庭都有一本難唸的經,求月票(這轉折太生硬了哦,難唸的經不值得投月票呢。捂嘴偷笑!)(未完待續。)
第1166章 清啞:到那你就知道了
巧兒本就拿定主意要和梅氏周旋,加上昨晚嚴未央對她說了許多婆媳相處之道,重點叮囑她不能把這件事對孃家人說,否則的話,本是嚴家內部糾葛,要演變成兩個家族的矛盾了,到時候,她和嚴暮陽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所以,巧兒沒打算在郭家說這事。
然而,她不說,不代表伺候的下人不說。
她出嫁共帶了四個丫鬟,兩房下人。
四個丫鬟中,除了金鎖和銀鎖,另外兩個分別叫珍珠和白玉的是阮氏親自調教出來的,就為了給巧兒陪嫁。
巧兒回門,全家一團喜慶。
阮氏趁巧兒嚴暮陽和郭儉等人在別屋玩笑的時候,將珍珠叫去,問姑娘在嚴家過得如何。當時,吳氏和清啞也在座。
珍珠便一五一十將梅氏罵姑娘的事說了。
吳氏和阮氏氣得倒仰,幾乎當場就要發作。
還是阮氏,忍性強些,勸住了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