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哪有什麼第一次動心,第二次動心?”
少年太子立刻拿起他那壺有些涼了的奶…子茶,掩飾性的給自己倒了一小杯。同時在心裡默默的唸叨著,回去後就好好的管教分不清各個時代民俗風情的嘟嘟。
緩了緩自己的尷尬,少年太子眼見自家皇阿瑪眼裡沒有了剛剛那樣蓬勃噴發的怒焰,暗暗欣慰的點頭,就當自己是綵衣娛親了。“皇阿瑪,人同心,事同理。男女差不多都一樣?我們要相信三姐姐,給她時間慢慢的緩過來就好。”
“兒臣擔心的是,其他的人家如果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怎麼辦?萬一她們的家裡人沒有及時的處理好,影響到女子學院所有女孩子的名聲的話,那就無法挽回了。”
少年太子心裡更為擔心的是,如果給那些本來就堅決反對女子學院的開辦,現在只能捏著鼻子認了的守舊派知道這些情況,他們絕對會跳出來,大肆的宣揚,鼓吹老百姓,讓大清的女子學院開辦不下去。
曾經歷史上的民國時期,不就是這樣嗎?幾經反覆波折,女子們才在學業和婚姻上取得了一定了自由解放。
由家事轉到國事,康熙皇帝習慣性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專心致志的思考起來,哪怕他內心還在為三格格的這件荒唐事兒生氣不已。
大約幾分鐘後,終於整理好了思緒,臉上憤怒的神色也收斂了幾分的康熙皇帝,眼中卻是又添了幾分凝重。
這讓本來還對兒子提議的大辯論有些猶豫的康熙皇帝,下定了決心,於是他緩緩的開口說道,“這件事兒確實挺棘手。明天早朝朕就宣佈,開展你剛剛提到的“勤儉節約,憶苦思甜”的大辯論。”
“有大辯論的事兒在前頭轉移大家的注意力,我們就有了充裕的時間來處理這個事兒。明天上午,就十一點,皇阿瑪召集幾個大臣在南書房商議這個事兒,胤礽也來聽聽。”
少年太子乖乖的點頭,“兒臣明白。”
康熙皇帝還想就此再說什麼,不過他聽到自鳴鐘發出的鐺鐺鐺的聲音,就先把下午要通知兒子的事兒給交代清楚,“今兒皇阿瑪收到了關於在皇宮裡頭拉線通電燈電話的章程,圖紙畫的挺好。”
“皇阿瑪已經吩咐了下去,讓他們儘快的準備起來。後天就開始動工,把午門,太和門,早朝聽政的乾清門,乾清宮,交泰殿,御花園,坤寧宮,神武門這一條線南北中軸線拉起來。”
“左側的慈寧宮,慈仁宮,文華殿,養心殿;右側的毓慶宮,武英殿,齋宮,奉先殿以及暢春園,承德山莊,小湯山溫泉山莊,都同時進行。”
作者有話要說: 和親們說一下,在民國時期,確實有父母溺死女兒的事兒,就因為女兒要追求婚姻自由。那還是江蘇省的省議員,世家大族。
那個時期,因為袁世凱的復辟等等事兒的影響,女子解放的程序經歷了好幾次迂迴波折。大家都知道的,寫下人間四月天的大詩人和他原配合離的故事外,還有很多,比如我們敬仰的魯迅先生,他比大詩人有節操,沒有讓老婆打胎離婚。
魯迅先生按照父母的意思娶了老婆當親人養,十多年沒有圓房,一直到他遇到真愛許先生合離。
所以,文裡面的大清國,既然要開啟民智,這個民還包括女子們,那就當然也會這樣的歷程。三格格這一代的年輕人,註定要多多少少的經歷這些事兒,或者是被影響。成為幸運的,迷茫的,經歷時代轉折的痛苦,在新舊思想裡面掙扎,艱難蛻變的一代人。
而康熙和很多大臣的大男子心態,或者是天下做父母疼愛兒女的心態,自己家的女兒要富養,要嬌寵,養到20歲再說親嫁人,反正不愁嫁。兒子要早娶,要娶個知書達理,安分守己,安心相夫教子的兒媳婦,早早的抱孫子。可是這些進了新版學院學習的少年郎,又怎麼會喜歡天天只知道繡花的妻子?
第123章 飛機
康熙皇帝的意思; 就是在太子的大婚之禮之前,從中軸線延伸到兩側; 包括東西六宮各個宮殿的外表部分都粉刷裝飾一新; 整個皇宮張燈結綵; 燈火輝煌的娶兒媳婦兒。
當然; 皇城的六部衙門,京畿的每個守衛重地,這些地方也是要首先鋪設起來的。
胤礽聽了自然沒有理由反對; 電燈電話終於不再只是研究中,而是實際的邁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裡,給人們的夜晚生活帶來方便; 他只有開心高興的份兒。
因為當前的大清國各個地方的城池; 尤其是京城,為了預防火災,到了晚上,基本上是不讓點燈籠的,一般的老百姓家裡為了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