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康熙皇帝和胤礽的大力改革,他的官場生涯可謂是小有波折,順風順水。
精明強幹的陳大人立刻就領悟到,康熙皇帝想聽的是他心裡頭的大實話,不是外面那些誇誇其談的錦繡之詞,瞅著康熙皇帝臉上的沉重之色,更是讓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推脫敷衍的心思。
心裡尚存有一抹赤誠耿直的陳大人,謹慎小心的思索了好久,終於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理智,極其艱難的吐出來一句話,“回皇上,微臣大膽猜測,太子殿下他,估計會不大喜歡。”
康熙皇帝瞧著他那副隨時準備身赴刑場的模樣,樂了出來,追問道:“何以如此說?”
瞧見皇上神色放鬆開來,陳大人在心裡長撥出一口氣,慢聲說道:“回皇上,昔日曹孟德有詩寫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以此表達空濛渾融,輪廓無邊的大海吞吐宇宙的宏偉氣象,以及自己的抱負志向。”
“微臣剛剛想到這句話,卻又覺得,以這句話形容太子殿下,也只能形容其中的一個部分。民間老百姓都說太子殿下是天上金童下凡,微臣實在是不知道如何該形容,太子殿下這般波瀾壯闊的神仙人物。”
反正太子殿下他和普通人不一樣,他肯定不會喜歡把自己拘束在四書五經裡面。他們這些老頭子雖然不大懂太子殿下的想法兒,可也不捨得這麼委屈自己的小太子不是?
兩三天一次的,一次就是三四個小時,一動不動的坐在那裡,只講說枯燥乏味的四書五經,以太子殿下的為人性情,他可以完美的堅持下來,但是他肯定會覺得鬱悶。
雖然他大婚了,可他還只是一個十二歲的,活波好動的孩子,就算將來太子殿下長大成人,他估計也坐不住。因為他的胸懷太大,太廣,就好像是茫茫無邊的大海,自由吐納日月星辰,包容世間萬物永珍。
單單的九本儒家經書,不可能滿足太子殿下的求知慾,讓他窮其一生去鑽研。
康熙皇帝聽懂了陳大人的意思,笑了笑,波瀾壯闊這個詞兒,用的倒是不錯。也罷,反正他還年輕,以後的事兒以後再說,眼下不要寶貝兒子太過委屈才是正理。“既如此,陳愛卿擬旨。”
陳延敬大人一邊起草詔書,一邊抑制不住的心潮澎湃。
這份影響深遠的經筵改革旨意昭告天下以後,在官場,尤其是大清文壇引起的轟動簡直是驚天動地。尤其對於大清的漢家文人而言,這簡直天音下凡人間,普度眾生。
取消展書官,可以安坐講學,可以拋開四書五經,講道家,墨家,法家甚至是當世三大家的學說。
第152章 飛機
如此轟動古今中外的一件大事兒; 就這麼輕描淡寫的; 在一個稀鬆平常的中午,在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時候,在胤礽幾乎都要放棄這個打算,要轉去想其他方式的情況下,發生了。
那天; 幾個正式進學的阿哥們都著急趕去納蘭家找容若大人; 他們當天的晚膳就在大阿哥的帶領下; 由容若大人的母親; 出身濟王府的多羅格格親自打點。
而畫的興起,忘乎所以的胤礽在把那副拜堂的大畫兒完成以後,才發現時間已經很晚了; 還有半個小時就是晚膳時間; 他也顧不上收拾他的畫兒,趕緊到暖閣去眯一會兒。
等到他短短的一覺醒來,快速的梳洗完畢; 從暖閣裡頭一出來,就看到康熙皇帝和太子妃正帶著幾個沒剃頭的小弟弟們,對著他的那兩幅畫兒興致勃勃的討論著。
小傢伙們並沒有康熙皇帝或者太子妃看到這副畫的時候的震驚和感慨,在他們天真單純的內心; 從他們出生到現在受到的各種精心的呵護照顧; 都讓他們沒有絲毫懷疑的認為,他們的皇宮,他們的家; 就是這麼其樂融融,喜樂美好。
太子二哥畫出來的場景和氣氛,就是實實在在的,他們家的樣子。
“三姐姐和五姐姐那天都穿的一樣的紅色衣裳,梳的一樣的髮型,還都是低著頭。”天性喜歡畫畫兒,習慣觀察入微的小六阿哥仔細瞅了半天,終於辨認出來哪個是三格格,哪個是五格格。
“六哥和胤祐,還有八弟也穿著一樣的衣裳,一樣的髮型。”小七阿哥出聲反駁,除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皇阿瑪以及太子二哥,男孩子都穿男孩子的衣裳,女孩子都穿女孩子的衣裳,不是很正常嘛?
“胤祀知道,我們的高矮不一樣,都是抬著頭。但是三姐姐和五姐姐差不多高,還看不到臉。”小八阿哥機靈的說出自己的觀察,發現胤礽走了過來後,就迅速挪到胤礽的跟前,小胖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