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0部分

天時的“ 接三”,無論家庭貧富,無論這兩個儀式辦得隆重簡省,大小都要有個舉動。

三朝洗兒,謂之洗三。洗三,是漢家的養兒習俗,是古華夏小兒誕生禮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儀式。滿人沒入關的時候就受到影響,入關後就把它當成正式的小兒儀式來操辦,一洗汙穢、消災免難,二祈祥福,大吉大利。

“夜夢有人衣帔幌,水邊搜我黃龜兒”,說的是家有新生兒要洗三的親人的喜悅;“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況聞萬里孫,已報三日浴。···開書喜見面,未飲春生腹。”說的是來賀喜的近親好友們的歡喜之情。

內務府熬好槐條蒲艾水,用胭脂染紅桂元、荔枝、生花生、栗子若干;預備好挑臍簪子、圍盆布、花兒朵兒、升兒鬥兒、刮舌子青布尖兒、新梳子胭脂粉各種物事,大蔥薑片、 艾葉球兒烘籠兒、香燭錢糧紙碼兒、生熟雞蛋、棒槌也都是應有盡有。

因為還有兩位小格格,還準備了紅絲線穿好的繡花針,在小格格出生的當天就把繡花針放在酒盅裡用香油泡上三天,以便“洗三”的時候給小格格扎耳朵眼兒用,這就是滿人姑娘家的“三刀六洞”。

太子妃的產房床頭上供起了“炕公、炕母”的神像,擺上了五碗桂花缸爐點心等供品;寢殿的正殿裡設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瓊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尊神像,擺上了全份的敬神錢糧。

要蹭喜氣的大阿哥親自將盛有用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等物事擺在十三尊神像前面;四個收生姥姥把嬰兒車裡的小寶寶們抱起來,滿臉喜氣的皇親宗室們往銅盆裡添清水,放上金銀錁子、桂元、荔枝、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

姥姥們隨著添盆之物的響起齊聲高唱,“長流水,聰明靈俐”,“早兒立子,連生貴子···,太皇太后等人聽得各種喜慶詞兒心裡特別舒坦,太子殿下面帶微笑,康熙皇帝卻是想著他將來的重孫孫們心裡五味俱全。

等到給小寶寶沐浴洗澡的時候,要“響盆”,聲兒越響亮越吉祥。太子殿下瞅著自家的四個小娃娃一直對著水盆的方向探頭,就擔著心。果然,四個只穿著帶小褲褲的明黃小褂,小腿光溜溜的小寶寶一遇到水,就露出來笑模樣,太子殿下立刻隔空給他們一人一巴掌。

本來被陌生人抱在懷裡就不舒坦,現在又無辜被親阿瑪打小屁屁,聰明的小寶寶們雖然沒覺得疼,卻是本能的意識到受了委屈,當下就放開小嗓門一起哭嚎起來,一個比一個聲兒響亮。當然,這個時候的小娃娃還沒有眼淚。

眼尖的人比如康熙皇帝,剛剛都發現了小寶寶們的笑模樣,聽到他們突然大哭出來,各個在心裡鬆了一口氣。幾個類似大阿哥的武將察覺到太子殿下的小動作,目瞪口呆,聽著小寶寶們哭聲裡的委屈勁兒,只有對太子殿下滿滿的感佩之情。

其他人都是咧著嘴巴笑,這小嗓門,夠亮堂。榮升為外公外婆的倭黑大人和鈕鈷祿福晉,以及做了小舅舅的傅爾丹小公爺聽著小寶貝們的大哭聲,都是大樂。會哭才好,會哭才照人疼,才有“奶”吃,可不要學他們阿瑪的倔強勁兒光會吃苦受疼。

心裡同樣大鬆了一口氣的收生姥姥聽到他們的大嗓門兒歡喜異常,唱起來祝福詞更是中氣十足,“先洗頭,作王侯,···”;“秤砣雖小壓千斤”;“長大啦,頭緊、腳緊、手緊”;“左掖金,右掖銀,花不了,賞下人”;···。

點著艾葉球兒,去殼的熟雞蛋滾滾臉蛋兒,比劃幾下金秤砣兒,···幾朵金箔紙製的石榴花往烘籠兒裡使勁兒一篩;老婆婆把娘娘碼兒、敬神錢糧連同香根兒一起請下,一塊兒送至院中焚化;收生姥姥用銅筷子夾著“炕公、炕母”的神碼一焚,···。

小寶寶們的洗三禮就此結束。大獲豐收的收生姥姥將“添盆”的金銀錁子、喜果兒、撒下來的供尖兒—桂花缸爐、油糕···一古腦兒兜了去;感慨萬千的康熙皇帝領著親友們去吃小寶寶們的“洗三面”;興高采烈的福晉命婦們把自己親手做的小被子小衣服送上來。

楸楸和鬆鬆因為這一場鬧騰已經呼呼大睡,無知無覺的被紮了六個耳眼的槐槐和柏柏,卻是突然哭鬧了起來,引得楸楸和鬆鬆醒來也跟著哭,這可不是剛剛的假哭,在前殿照顧來客的太子殿下隱隱約約聽到她們真哭了,心裡一疼,幾個飛身回來把她們抱在懷裡細細的哄著。

好不容易把小寶寶們都安撫好餵了奶哄睡下,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倆人都是一身的汗,看到小寶寶們睡著了還吸著小鼻子一臉委屈,又是心疼又是無奈。

這才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