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5部分

與其助黎氏,不如助她。

第619章 白哥挖坑

黎河青已經得知了“慶王”的事, 當然他也知道了慶王的封地是河谷。

這讓他很不高興。

河谷是產糧地, 而且是距離萬應城相當近的產糧地。跟大梁其他幾個產糧地相比,從河谷運糧能省去很多在路上的花費,不止是時間。

所以一直以來萬應黎家對河谷沒少下功夫。

一旦河谷歸了慶王, 那就意味著黎家以前做的佈置全都白費了不說, 還要重新花大力氣跟慶王打交道。而得到的回報, 說不定還不如河谷不歸慶王的時候呢。

這也很好理解。以前河谷有四個主人, 四姓各自為政,互相依存又互相提防。黎家不需全部討好, 只需找準其中一家或兩家就能事半功倍。

但河谷歸了慶王后, 黎家就不能像在四姓中左右逢源那麼簡單了,他只能卯足了勁去“收買”慶王。而慶王的胃口到底有多大還不知道。

黎河青得知之後就暫時“偃旗息鼓”。

哪怕河谷王家、祁家都給他送來禮物, 請他代為打探慶王的來歷,他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回應。

他要等河谷爭出個輸贏後再下注。

未來的慶王與河谷著姓中, 誰輸誰贏?誰最後能得到河谷?能掌握河谷?誰才是萬應黎家需要交好的人。

這可能是慶王, 也可能是王、祁等姓中的一個。

他不諱在其中推波助瀾,但他忌諱在事態沒有明顯之下就匆匆下手,致使族中招禍。

但鳳凰臺上的訊息打聽不出來。

黎家也不是隻跟徐家交好, 但正因為黎氏搭上了徐公,不可避免的,黎家在鳳凰臺的許多動作都必須收斂了。

像陶公、毛昭、黃家等, 黎家都只能維持一個泛泛之交。

早年徐公一言九鼎的時候, 黎家也不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的。

但等徐公退隱, 陶公出頭後, 黎家的行動就開始受限了。許多訊息他們不再能第一個知曉,許多事辦起來也不如以前那麼方便。

可他們又不能見徐公失勢就改換門庭。人誰不老?黎家在徐公尚好時靠上去,徐公退下來就要走?如此行徑,不成了小人了嗎?

黎家只好繼續跟在徐公身後,希望徐公能快點找個接任的人,他們好繼續靠上去。

可等了許久,唯一一個有點像的就是魯國公主。

黎家鬆了口氣,只等魯國公主登上後位,那徐家就可再續兩代壽命,他們也不必擔心徐家倒臺了。

但魯國公主的封后之路走得格外不順,徐公對魯國公主的態度也是一日三變。

黎家思前想後——包括黎青河在內,都認為也是時候換個人依靠了。

於是他們既不拒絕徐公,也接納了魯國公主的示好。打算來個兩頭下注。

——這是多虧了魯國公主不是本地人氏,不怎麼顧忌徐家和徐公。

但魯國公主和徐公一樣,先畫一個大餅,然後就再也沒動靜了。

黎家看在公主城蒸蒸日上的份上,只能默默等著,希望這回黎家選的人沒錯。

徐氏白哥的到來絕不是單純的為了送回黎氏女。

但這卻證明了徐公並沒有真的跟魯國公主翻臉,他們私下仍有聯絡。

或者之前曾經翻過臉,但兩邊又握手言和了。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魯國公主前腳還表現得十分需要萬應黎氏,後腳就把他們扔到一邊。

顯然她又有了徐家的支援,當然就不太看得上黎家了。

黎河青其實不希望魯國公主和徐家再次成為盟友。這意味著兩邊都不太需要他了。

他幾乎是沒有思考的就決定先棄魯國公主,再想辦法跟徐公示好。

所以他先關起白哥,準備激怒他。

白哥到萬應城就是想重新讓黎氏歸於徐公門下!

黎氏當然要先表現出不馴來,給白哥“機會”,令黎家或他重新變得忠心。

他只需要順勢而為,自然一切不費吹灰之力。

果然,在第一次他們發生衝突後,黎河青果然厚葬了那個女子,還把她一個頗具才學的弟弟接到了家裡,打算為他尋一位名師好生教導。

然後他讓人不經意之間把這個訊息告訴白哥。

跟著,他再次來見白哥時,白哥就請他屏退左右,然後把慶王的來歷一五一十的都告訴了他。

聖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