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1部分

結果,那些與李雲天對簿公堂的人紛紛在堂審中吃了癟,被李雲天辯得啞口無言,再加上宣德帝也偏袒講武堂,後來大家都知道講武堂不好招惹,因此再也沒人吃飽了撐的去招惹講武堂的人。

況且,講武堂的學員中相當一部分人是朝中宗親和勳貴子弟,後來又有不少各大部院堂官子弟,已經成了一個龐大的利益團體,跟講武堂的人作對並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當然了,對於講武堂中那些仗勢欺人的學員,李雲天也從來不會客氣,他需要的是一直軍紀嚴明的勇武之師,而不是惹是生非的烏合之眾,故而只要一經查實必將進行軍法懲處,絕不姑息放縱。

七月初一日,講武堂為期三個月的測訓正式結束,教官們開始對預備學員進行考核。

李雲天劃了一個及格線分數,只要總分超過及格線者即可留下,成為講武堂的正式學員,頒發學員肩章。

學員肩章是一對長方形的紅色肩牌,與黑色軍搭配異常醒目,代表了講武堂學員的身份,同時也意味著是一名準武官。

考核的內容就是預備學員們平常訓練的科目,只要能撐過三個月的測訓那麼肯定都能透過,除非有人不想進入講武堂,這也是離開講武堂的最後一個機會。

李雲天並沒有參加這次考核,他不想給學員們施加壓力,於是去文淵閣溜達了一圈,順便打探了一下朝堂上的最新局勢,尤其是漢王和趙王的動向。

趙王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在彰德韜光養晦,擺出了一副與世無爭的姿態。

不過李雲天很清楚,趙王這不過是在掩飾而已,因為從年前開始趙王府的三衛護軍已經開始加強了操練,表明趙王心有異志。

至於漢王,則正好與趙王相反,以為宣德帝軟若可欺,行事越來越飛揚跋扈,也越來越不把宣德帝放在眼裡。

從漢王肆無忌憚的行事上,李雲天敏銳地嗅到了戰爭的氣息,對漢王來說越早反叛越有利,否則等宣德帝坐穩了江山那麼可就悔之晚矣了,而宣德帝的縱容無疑會助長漢王反叛的決心。。。

第325章 未雨綢繆

在李雲天看來,漢王可謂生不逢時,倘若他面對的是優柔寡斷的建文帝,那麼十有**像永樂帝一樣一承大統。

可惜的是,漢王的對手是自幼跟隨永樂帝出征的宣德帝,雖然宣德帝與建文帝一樣年輕,但深受永樂帝的薰陶,有著冷靜的頭腦、卓越的謀略和果決的決斷。

為了對付漢王宣德帝對漢王採用了欲擒故縱的策略,誘導他謀反叛亂,進而一舉殲之,徹底清除這個危及到皇權的重大隱患。

由於宣德帝對漢王的奏請無不批准,而且言行之中表現出對漢王這個皇叔萬分敬重,這使得漢王不由得有些飄飄然,行事越來越肆無忌憚。

李雲天知道漢王這些年一直在樂安謀劃,現在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隨時都可能舉兵反叛。

屆時,講武堂的這些學員們必將披掛上陣,來親身體驗一下戰爭的複雜和殘酷。

晚上回到講武堂後,兩名副總教官將考核的成績薄交給了李雲天,令李雲天感到欣慰的是,包括張恆七人在內講武堂所有的預備學員都透過了考核,無一人被淘汰。

於是,第二天上午講武堂大禮堂裡舉行了授銜儀式,預備學員從李雲天等教官手中接過了紅色肩牌,這意味著他們正式成為了講武堂的學員。

李雲天親自將紅色肩牌交給了張恆,嘴角流露出了笑意。'32215671執宰大明執宰大明 322 執宰大明325

看來張恆沒有辜負他的一片苦心,做出了人生中最正確的一個抉擇,而以張恆的實力以後必將在軍中有一番了不起的作為。

張恆七人的這個決定也使得南京國子監得以寫入講武堂的校史,否則的話京師講武堂的第一屆學員中將無南京國子監的監生,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既然李雲天高興了,那麼南京國子監前來京城接張恆七人的一個司業則鬱悶了,南京國子監祭酒擔心李雲不放人,故而特意讓國子監的一個司業帶著李雲天的保證書來北京城,等待著將張恆七人接回南京,參加八月份在南京城舉辦的南直隸鄉試。

得知張恆七人要留在講武堂,那名司業是倍感驚訝,說實話他瞧不起那些粗俗的武官,弄不明白張恆七人為何要投筆從戎,難道受到了李雲天的威脅。

後來,經過與張恆七人相處後,那名司業才明白過來這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因為在他們看來能在講武堂學得很多不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