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6部分

“大人,雖然結果已出,但下官想知道是如何算出來的,還望大人成全。”

此時此刻,這名算學博士心中還抱著最後一絲僥倖,懷疑國字臉監生的答案是猜出來的,否則的話豈能如此快地得出結果,這已經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的話音落後,會文館內的嘈雜聲逐漸大了起來,人們紛紛猜測著國字臉監生是如何得出的答案。

“可否將解題的過程向大家透露一二,讓大家明白這裡面的玄妙之處?”秦鑫見現場的局勢越來越混亂,於是向下壓了壓手,等眾人安靜下來後不動聲色地問向了國字臉監生,其實他也很想知道國字臉監生是如何解出的這道題。

“學生遵命!”

國字臉監生聞言衝著秦鑫一拱手,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有條不紊地向那兩名算學博士說道,“學生採取的是量化法來解題,由於題目中並沒有明確草場上原先牧草的數量,故而學生就將它設為一個未知數,用西夷文字a來表示,每天草場上長出的牧草用西夷文字b來表示。”

“量化法?西夷文字?”兩名算學博士不由得對視了一眼,雙目中滿是愕然的神色,兩人還是第一次聽到兩個名詞。

“由於草場上牧草的長出的數量等於羊食用的數量,故而學生能從那17只羊和19只羊的前提上得到兩個等式,這兩個等式中皆含有草場上原先牧草的數量a和每天長出的牧草數量b。”

國字臉監生隨後拿起桌上的那張白紙,將上面列的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展示給那兩名算學博士看,“透過這兩個等式,學生可以解出牧草原先的數量a是240株,每天長出的牧草數量b是9株。”

聽到這裡,兩名算學博士的臉色不由得大變,他們設計這個題的時候,就是先確定了原先牧草的數量240株和每天牧草長出的數量9株,然後再根據這兩個條件來出題。

兩人萬萬沒有想到,國字臉監生頃刻之間就能將這兩個條件給解了出來,而且還完全正確,簡直就是匪夷所思。

“得出了這兩個數值後,學生下一步的運算就輕鬆了許多,設未知的羊數為西夷文字c,再根據所給出的條件列出一個等式,等式左邊的是草場長出的牧草數量,等式右邊是羊食用的牧草數量。”

國字臉監生指了一下他列的一個一元一次方程,微笑著望著那兩名算學博士,“如此一來,學生就解出了未知羊數c,為40只。”

兩名算學博士目瞪口呆地望著白紙上的那個二元一次方程組和一元一次方程,兩人是大明算學的大師,自然精通《九章算術》中方程的概念。

以前算學的書籍中關於“方程”描述太過抽象,沒有具體的體系來支援,完全依靠人的邏輯推理能力來運算,不像國字臉監生現在所說的這樣淺顯易懂,而且有著完善的體系支援。

雖然兩人現在還不清楚國字臉監生口中的方程具體為何物,但是他們已經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算學史上的一個重大突破。

現場的人聽了國字臉監生的解答後皆一臉的茫然,雖然他們覺得國字臉監生說得挺在理,可是不知道這裡面是如何運算的。

“司業大人,下官敗得心服口服,這套解題方法實在是太過奇妙!”片刻之後,那名曾經給秦鑫試題的算學博士衝著秦鑫一拱手,鄭重其事地說道。

“你能告訴我,如何找到這套解題方法?”另外一名算學博士則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一臉興奮地問向了國字臉監生。

“大人,學生是從明新居士那裡習得的這套解法。”國字臉監生聞言衝著那名算學博士拱了一下手,沉聲說道。

“明新居士?”兩名算學博士不由得驚訝地對視了一眼,兩人也看《明新報》,自然知道《明新報》的壓陣之人就是明新居士,一名才華橫溢、身份神秘的人士,有著許多奇思怪論。

明新居士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有兩件事情,一是《明新報》創刊時的那首被士子們奉為千古絕對的“煙鎖池塘柳”,另外一件就是城南塔樓的重物下落速度實驗,可謂轟動了整個京城。

令兩人萬萬沒有想到,明新居士竟然也在算學上有著如此深厚的造詣,使得兩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到“明新居士”四個字,會文館裡的監生們又是一陣騷動,嗡嗡地在那裡議論著此事。

有不少四門館的監生都知道陳清等人去明新館受教的事情,因此紛紛證明國字臉監生所言屬實。

這無形中使得明新居士在士子們心中們的形象頓時又高大了幾分,試想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