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2部分

武軍支援遼陽城的明軍。

得知了李雲天的換俘提議後,蠻蘇和穆都立刻被如此優越的條件打動了,吩咐人儘快處理換俘的事宜。

首先,一對一的換俘就使得兩人佔了大便宜,要知道在戰場上一個蒙古兵足以比得上三名明軍。

其次,李雲天開出的回贖價格非常誘人,可以使得兩人大撈一筆,比把那些明軍戰俘殺了或者賣為奴隸更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軍隊此次勞師遠征並沒有帶多少糧草,而且也沒有準備糧草的習慣,通常都是邊打仗邊就地籌集,而遼東地區貧寒無法獲得更多的補給,因此留著那些俘虜反而浪費糧食,不如賣了划算。

況且,在蠻蘇和穆都看來他們只不過暫時讓李雲天用糧食先替他們養著那些俘虜罷了,等來年蒙古軍隊集中優勢兵力攻開啟原城,那麼開原城裡的明軍又將成為他們的戰俘。

為了拿下明軍在遼東北部的軍事重鎮開原城,尤其是消滅對蒙古軍構成巨大威脅的驍武軍,蒙古軍統帥已經決定明年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攻取開原城,掃除明軍在遼東對蒙古軍的最大威脅,然後可以安心攻打遼東都司的治所――遼陽城。

縱觀全域性,明軍在遼東能對蒙古軍構成威脅的也只有開原城的驍武軍,包括遼陽城在內的幾座城鎮中的明軍已經被蒙古軍給打怕了,全部龜縮在城裡不出來,擺出了死守的架勢等待關內的援軍。

因此,在蒙古軍統帥看來,只要清理了開原城的驍武軍那麼蒙古軍就能騰出手來逐一將那幾個明軍固守的城鎮攻破。

至於那些明軍戰俘會不會增強了開原城守軍的力量,蠻蘇和穆都對此是不屑一顧,遼東的明軍早就被打得士氣全無,對蒙古軍產生了恐懼心理,故而兩人並不擔心他們會給蒙古軍進攻開原城製造麻煩,保不準那些俘虜會在蒙古軍攻城的時候崩盤,擾亂驍武軍的軍心。

第676章 鼓舞士氣

宣德七年,十二月上旬,一支身穿大明遼東軍服、面黃肌肉的隊伍沿著大路浩浩蕩蕩地向開原城的方向行進,由於衣著單薄紛紛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這支行進的隊伍就是銀州城蒙古軍與李雲天交換、回贖的遼東明軍戰俘,總數近兩萬餘人。

經歷了幾個月地獄般俘虜營的生活後這些明軍戰俘一個個心神憔悴,目光呆滯,看上去猶如一具具行屍走肉般,沒有絲毫的生氣可言。

與那些死在戰俘營中的同伴相比,這些明軍戰俘無疑是幸運的,至少他們還活著,看見了生存下去的希望。

其實,如果不是李雲天提出了交換戰俘的提議,那麼這些天還有更多的明軍戰俘被凍死、餓死和殺死,因為李雲天開出了令蠻蘇和穆都無法拒絕的回贖明軍戰俘的價格,故而兩人下令改善了戰俘們的生存條件,使得他們得以支撐到回開原城。

開原城城外的空地上已經搭起了數十個草棚,有的草棚裡生火做飯,有的草棚裡發放過冬衣物,有的草棚進行醫療診治,還有的草棚對俘虜的身份進行登記,分工非常明確,有條不紊地引導著那些步履蹣跚前來的俘虜們。

李雲天立在城門樓上,面無表情地望著那些狼吞虎嚥猶如餓虎投胎般啃著麵餅、喝著稀粥的俘虜們,可以想象出他們在蒙古軍的戰俘營中忍飢挨餓,受盡欺凌的景象。

為了避免撐死人的悲劇,李雲天特意規定了每名明軍俘虜食物的配給量,饑民被撐死的事情在大明可是屢見不鮮,況且吃太多東西對他們的腸胃也不好,要循序漸漸地調整俘虜們的飲食。

“侯爺大仁大德,我遼東將士定會銘記侯爺的大恩。”望了一眼城下黑壓壓的俘虜,立在李雲天身後的裴俊不由得走上前一步,衝著李雲天一拱手,鄭重其事地躬身說道。

為了回贖這些被俘的明軍,李雲天不僅讓驍武軍放了那些抓來的蒙古兵,而且還為此花費了近十萬兩的銀子,在遼東敢如此做的人恐怕也只有李雲天了,即便是義國公張昊恐怕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通常來說,交換戰俘事情都是在戰爭結束後,李雲天此時就與蒙軍交換戰俘無疑有“擾亂軍心”的嫌疑,被俘的明軍士氣低落很顯然會影響到開原城守軍計程車氣,同時也加劇了開原城物資的消耗。

另外,李雲天竟然用一比一的比例交換戰俘,事後也難免被一些人詬病,很顯然蒙軍的戰鬥力要強於明軍,一比一交換的話明軍無疑吃虧了,等於無形中增強了蒙軍的實力。

再者說了,畢竟現在戰爭剛剛開始,李雲天動用了這麼大一筆錢難免被人說成是“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