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開動,大家都沒有說話,只是衝車窗外的人群不斷地揮手。
車子開上了公路,走了十幾公里,首長的情緒才穩定下來,扭頭衝王一鳴說:“一鳴,這裡的老百姓真好!真淳樸!”
王一鳴點了點頭,說:“是的,這裡是革命老區,群眾對黨有感情。”
首長說:“改革開放這麼多年,他們的日子還這樣苦,沒有富裕起來,我們的工作沒做好,對不起他們啊!”
王一鳴說:“是。”
首長繼續說:“改革開放第一村,竟然今天還是這個樣子的,說明我們的政策有失誤的地方,靠分田單幹,可以解決溫飽問題,解決不了富裕問題,這個是確定無疑的了!”
王一鳴不敢打斷首長的思路,只是一個勁地點頭,說:“是的。”
首長說:“你在清江省工作的時候,就跟著趙老,趙老是當年農村改革的倡導者和力行者,他怎麼看這個問題?”
王一鳴說:“他也有反思,認為分田單幹短期內是可以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增加糧食生產,但從這幾十年的實踐來看,直接導致了我們國家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整整耽誤了幾十年。我們七十年代本來已經部分地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興建了很多水利設施,大型機械基本上在一些地方已經開始推廣使用了。我老家的農村當時生產隊耕地都是使用東方紅拖拉機的,一分地,這些機械全沒了用處,因為家家戶戶都是四五片地,都成了皮帶狀,農業機械根本用不上,都是體力勞動了。水利設施也荒廢了,我們村子裡原來有修好的水泥灌渠,一分地,被農民扒開,磚頭拿回家修豬圈去了。此後幾十年,完全要靠天吃飯,農業產量根本沒有保證。現在有了小型農業機械,打了灌溉的機井,才好一些。”
首長說:“歷史真的很奇怪!分地的小崗村、沙崗村,沒有一個富裕起來的,相反,堅持沒有分地的華西村、南街村,卻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家家住別墅,有小汽車,過上了連城裡人都羨慕的日子,這真是一個鮮明的對比啊!有時候我想,假如當初全國不分地,把人民公社一直搞下去,今天會怎麼樣?”
王一鳴沒想到首長會問這個問題,歷史不能假設,因為它已經發生過了,所有發生的事情,必然有其發生的原因。但首長問了,王一鳴又不能不回答,他敷衍著說:“這個問題我想過,我認為有兩種結局,第一種是樂觀的結局,隨著化肥的普遍使用,農業機械化的普及,水利設施的完善,就是不分田單幹,我國的農業產量依然可以大幅度提高,中國人吃飯的問題,也不是問題了,說不定發展到今天,比現在分田單幹的農業產量還高。因為農業的現代化說不定已經實現了。不像現在,我們十八億畝耕地,絕大部分仍然要靠天吃飯。農業生產依然非常脆弱。風調雨順的時候,還好些,可以增產。一旦遇到大面積的乾旱或者洪澇災害,就損失慘重。總體上抗風險的能力還是偏弱的。離農業現代化還有很遠的一段路要走。
“第二種結局是不樂觀的結局,就像今天的古巴或者朝鮮,堅持傳統的社會主義模式,可能我們的糧食仍然是短缺的。農民沒有分地,還被束縛在農村,不能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就沒有兩億多的農民工進城,那我們的城市建設也不能發展成現在這個樣子。外向型經濟也不能發展到今天這個水平,可能總體上看,發展的速度是慢了很多。但有一點應當是無疑的,環境會好些,不會像現在有這麼多的汙染,空氣更乾淨些,水更潔淨些,沒有那麼多的有毒食品,老百姓的身體會更健康些,黨風民風也會好些,沒有那麼多的腐敗分子。社會醜惡現象也不會有今天這樣多,這樣猖獗。”
首長說:“你說的有道理,是認真思考過問題的。總而言之,有得有失。小平同志不是說過嗎,我們走的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是摸石頭過河。所以,要允許失誤,不允許不改革。中央提出,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能用加快發展的辦法來解決。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只能用深化改革的辦法來解決。你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啊?”
王一鳴感到非常詫異,首長竟然問他這麼尖銳的問題。本來,這個思想提出來之後,王一鳴和魏正東有過交流。王一鳴當時只是覺得,這個提法有些絕對,以偏概全,但是經魏正東一解釋,他更是對這個說法有了自己的認識,什麼啊,不僅僅是以偏概全,簡直是蠻不講理、強詞奪理嘛!
魏正東說:“這個提法站不住腳!什麼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能是透過加快發展的辦法來解決。那中國現在賣淫者遍地,據說從事這個行業的,全國的職業妓女有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