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三章 嚇唬試探與自救攻略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任何一個朝代,都會經歷輝煌與衰敗。

當上一任王朝的最後統治者徹底將祖宗打下來的江山斷送在自己手裡之後,整個天下分崩離析,開始正式走向亂世。

幾十年前的亂世紛爭仍歷歷在目。

大小勢力冒頭如雨後春筍,競相爭伐,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這場混亂的亂世持續數十年之久,直到大周被正式建立,亂世才被鎮壓下來。

當然,這也不過是明面上,暗地裡的暴亂仍然不少,只不過有著新王朝的壓制,終究沒能鬧大。

周朝立國之後,度過了一段兵歡馬亂的時期,差一點就要走上上一代王朝的老路。

後來,還是眾多謀士紛紛獻計獻策,加之周朝的開國皇帝也是野心勃勃之輩,不願自己打到手裡的江山隨意葬送出去,上層互相考慮之後,定下了新朝的規定。

為保證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國家經濟步入正軌,朝廷特頒佈數條利國利民的指令。

其中有關賦稅的,便是不僅減免了三年賦稅,還將之前延續下來的賦稅一分為二,從一年一次,改為一年兩次。

按時間週期繳納,分成夏賦和秋賦。

眼下正是臨近夏收,他們要交的自然就是任務較輕的夏賦。

和秋賦的六層不同,夏賦只需交整年賦稅的四層。

沒錯,他們需要繳納的賦稅為一個確切數值。

而這個數值是朝廷官員由上一年賦稅的基礎上推算出來的。

這麼做的原因,也是朝廷擔心下面各地官員瞞報的同時而引起一些兒不必要的麻煩。

當然這樣的做法有優有劣,但他們身為最底層的莊戶人家,卻是沒有任何挑揀的資格,朝廷規定數值多少,他們都要按時繳納。

所以,在每年開春之後播種之前,整個大周朝都會向著地方下一道指令,指令內容就是有關於整一年的賦稅數值。

而他們這些兒需要繳納賦稅的莊戶人家,只需要配合那些兒走訪的衙役,並按照家裡的田地數量和人口數量上報他們這一整年需要繳納賦稅的數值既可。

當然,這其中四層夏賦,仍包括了相應的田賦,口賦,算賦,雜賦。

其中,田賦指的便是地裡產出的糧食,包括粟米,稻穀,麥,豆,棉,麻,絹等等地裡主要產出作物。

趙家眼下共有水田十四畝,旱地十六畝,山間林地十一畝,田地總數加起來不多不少,收入排行在整個上哇村也算得上是中上之家。

而夏收主要收的糧食就是旱地種的麥和豆。

麥和豆的產量不高,但卻十分頂餓,這也是他們這些兒莊戶人家最喜歡種的糧食。

上哇村的地質不錯,所以眼下地裡種出來的糧食數量都比周圍村莊要高出少許。

差不多一畝地產豆三石,產麥三點五石,一石約一百一十三斤左右,麥和豆的產量差不多在三百三十九斤和三百九十六斤。

要知道,上哇村周圍村莊,算上高產低產的物種,均算下來,每畝地產糧不過二點五石出頭。

在這個年代,一個孩子的一年吃食才不過3石。

上哇村產出來的糧食,在扣掉應交的夏賦之後,足夠滿足家中老少的一年吃食,若是節省些兒,還能攢下不少餘糧。

也是有著這樣的先天條件,上哇村的人生活幾十年,也沒有被餓死的情況出現。

不過這也只是前些年,眼下這個時候,連他們上哇村,也不怎麼好過了。

具體出現變動的時間,還要從他們這片地域被劃到了某個王爺的領地開始算起。

原本,夏賦四層,換算成具體的糧食,差不多要其夏收糧食產量的三層左右,半乾成度。

後來,周朝的大片地域被周朝的開國皇帝分給了他那些兒已經長大成人的兒子們。

各個王爺手中有了權利,就有了自己的砝碼。

他們開始小心思不斷,越過朝廷,對各自封地直接掌控起來。

而賦稅作為王爺手中眾多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自然也會發生一些兒變化。

早在老皇帝在世之時,各個王爺不敢太過,賦稅方面,還會收斂一二。

但在十年前,開國皇帝駕崩之後,整個形勢又發生了變化。

世道再一次肉眼可見的亂了起來。

朝廷對各個王爺封地的掌控也越發凌弱,封地的王爺們也不將其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