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的。回憶這些年來,雖然在教諭的職位上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但因忠厚老實,循規守舊,終究是沒幹出什麼成績,沒有為江都縣培養出出類拔萃的人才。
龐吉渾濁的雙目微微含淚,向秦厲詳細述說了江都縣學這些年來的處境。
秦厲信心滿滿,很想在這破舊之地幹出點兒實績來,讓蔣瑤那些等著看自己笑話的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是以,他認真聽龐吉的述說,聽完後唏噓不已。
總結說來,江都縣學現在主要是有三個方面的困難。
一個是條件差。從江都縣學的建築和學舍便可輕易看出來。朝廷本來對縣學是有一定數額的撥款的。可撥下來的那些銀子全部被江都縣衙控制,縣學根本摸不到半兩銀子。
一個是無生源。說來大明文貴武賤,揚州更是富庶地區,百姓們很重視讀書。江都縣作為揚州府的一個下屬縣,老百姓更是把讀書看的比什麼都重要。幾乎能混上日子來的家庭都要讓孩子讀書。可正是因為江都縣學的條件差,百姓們寧可多花銀子為孩子聘用私塾先生,也不願意把孩子送到縣學來讀書。
再有一個是人浮於事。縣學本應該配置教諭一人,囑託和訓導各一人。可江都縣學雖然房舍破舊,條件很差,但縣裡的各種官員還是把它當成了一個養閒人的好去處。凡是和縣裡那些官員沾點兒親帶點兒故的,很多人都安排到了縣學,要麼是囑託,要麼是訓導。最不濟的還被安排成看門的。
看門的那個醉漢鄭巴便是很好的證明。鄭巴是知縣鄭運林一個堂叔伯侄子,本是一個無所事事的鄉下潑皮,硬是被鄭運林安排到了縣學守門,每個月竟然拿上三兩半銀子。
這些人大部分白白吃縣學的空餉,根本不來當差。實際上就是來當差,也是沒有任何事情做。
龐吉最後很是感慨的說道,“秦大人,這江都縣學就是這樣了。依下官之見,秦大人在這縣學混上一年半載,來年科考,若是高中進士,那以後的境遇可就大不一樣了。說不準成了庶吉士,進了翰林院。秦大人畢竟年輕,前途不可限量啊!萬不可在這樣的小地方枉費光陰,步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