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9部分

焦點是經濟收益,至於民主政權會帶來的影響。他們能看到的不多。

張遂謀作為石達開手下地首席幕僚,當然能看清其中藏著的一些風險,雖說是地方自治,但組織形式卻完全是華夏的方式,可以想像,這樣的政權穩定執行以後,必然會更加傾向於華夏。=而不是太平軍。

不過這兩個地方目前控制在石鎮吉手中。張遂謀早就擔心石鎮吉有私心,特別是這次石鎮常也作為代表來參加多方會談。更讓張遂謀忌憚,故而失去這兩個地方對石達開來說並沒有什麼影響,反而可以削弱石鎮吉的實力,昆明想從這兩個地方得到的,也不過是經濟收入,合併後這樣的收入必然增加,他自然沒有什麼要猶豫的。

石鎮常雖然也想到他們會失去對兩省地控制,但是經濟上的收入,以及張遂謀的支援,都讓他難以做出反對的決定,石鎮常並不是那種知識很淵博,或者很有心眼的,他看上去更像一個農民領袖。他和石鎮吉地野心其實並不大,都認為像一條線似的廣東、福建的地盤,他們想守也守不住,還不如從華夏換取一點好處,如今的方案已經遠遠超出他們的預期。

經濟上的談判和政權組織的確定需要更長地時候,但原則很容易達成,另外比較重要地一點就是軍事,雙方都認同兩省本身不設軍隊,由華夏和石部分別駐軍,駐軍的數量和規模由雙方討論確定。

兩省都將廢除封建賦役,其中也包括兵役,也就是說無論太平軍還是華夏軍都可以在兩省選取兵員,但只能是募兵,不能強迫,當然現有地兵員都屬於雙方各自的軍隊,與兩省無關。

華夏目前實行的是募兵與義務兵相結合,國防軍和警備軍都是募兵,民兵則是義務兵,太平軍則更類似於兵役,也就是義務兵,現有兵員獨立劃出,地方還會保留民兵的建制,但是這個武裝只接受省賢良會的指揮,而且規模和武裝程度都會受到限制,因為這只是民兵預備役,而不是正規軍,雖然以華夏民兵的訓練來說,基本上會超過很多太平軍和清軍。

至於兩省不設正規軍,由雙方駐軍保護,兩省如遭到攻擊,雙方都會出軍,為兩省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這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並沒有帶來太多困擾,華夏與石達開很快達成了“建立華夏東南聯盟”以及“建立廣東、福建兩行省的公告”,宣佈雙方結成聯盟,石達開的廣西、雲南、貴州,和華夏的浙江、上海、江北、臺灣、徽贛分別施行各自的方針政策,廣東和福建聯合統治,並由地方政府獨立行政,這可以說是多方會談以來,達成的最有實質性意義的協議。

葉楓甚至做出決定,原華夏政權將不再稱為華夏,華夏這個名稱應該是未來組成聯邦時才能使用,他將自己的政權改稱為復興聯盟,以這個姿態向各方表明自己與他們和平聯合的決心。

葉楓也向李世賢、楊輔清等人做出承諾,只要他們按照民主模式進行政改,復興聯盟可以將江西、安徽所佔領的地方與他們的地盤進行合併,組成新的行省,由選舉出來的布政司進行管理。

李世賢對這個建議很感興趣,一方面李秀成已經和華夏,或者說復興聯盟合作,另外他在江西佔領的地盤並不多,基本和復興聯盟平分江西,如果能達成協議,也就意味著他將得到另外半個江西,這是在戰場上很難達到的目的。

只不過江西若是進行選舉執政的話,那也就不是他的江西了,作為地方軍閥,地盤、軍隊是根本,有了這個根本才能保證榮華富貴。

“在江西,可以與福建、廣東有所不同,雖然布政使是選舉產生的,而且還有國士館、賢良閣和孝廉臺,但侍王還可以有自己的總督府,總督府不干涉地方行政,卻是一省的最高首腦,總督府可以從地方上徵兵,也可以從地方財政收入中獲得國稅那部分,當然復興聯盟雖然讓出這部分地盤,但也要獲得一定比例的國稅。”

對於經濟收益的分配,李世賢並不擔心,江西並不富庶,如果加入聯盟的話,一定可以從復興聯盟的工商業中獲得好處。

復興聯盟對於江西的影響就體現在國稅的分配,駐軍,以及地方憲法的制定,並根據華夏聯盟的協議,對地方執行憲法的情況進行監督,重要事項,需經復興聯盟的同意,如不同意,則要經國士館投票表決,如果表決結果復興聯盟還不同意,則可以要求江西省重新進行國士選舉,當然這種權力的使用會有一系列的制衡。

李世賢在太平軍將領中比較另類,他甚至比李秀成更瞭解民主政治,所以在李尚揚報告了葉楓提出的方案以後,竟然表示同意,不過他提出兩點,一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