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這窮地方也沒準。可是您不一樣啊,您在石城縣,也就是幹一任,又何苦要自己為難自己呢。”
趙雲澤站起來,朝眾人拱了拱手,道:“諸位的關愛,某心領了。不過,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青苗法的事,某是一定要辦的。諸位若有心,還望好好配合某做事。若是無意,一邊旁觀某也不介意。”
“既然大人都把話說到這地步了,我們也只能服從您的政令了。”鄧燁說道,“不過,要是籌不到糧食,大人也莫怪我們不出力。另外,某斗膽請大人立下字據,若秋後農民還不上糧食,大人還要想辦法填補縣衙府庫的缺口。”
“好,這字據我立下便是。若秋後真收不回糧債,某也不勞諸位辛苦,某自己掏錢還債。”趙雲澤說道。
接下來,趙雲澤當著眾人的面立下了字據。解散了會議。
眾人出了內堂,陳昭嘆氣道:“這位趙大人,還真是初生牛犢啊。這種政令都敢頒佈。”
鄧燁一笑,道:“興許人家趙大人家裡錢多的用不完了,有意做善事呢。”
“真要如你所說,他就不用借糧了。五十萬斤的糧債呢,摺合成銅錢,五千多貫呢用馬車拉也得一大車呢。”
“人家趙大人自有打算,你我就不要操那份閒心了。”鄧燁笑道。
“某就是想操這份閒心,也得有那本事啊不說這事兒了,某回公房了。”
內堂中,房遺直也在勸趙雲澤:“趙兄,要不那青苗法還是不推行了吧。咱們當初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趙雲澤一笑,道:“說出話就像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了。朝令夕改,某的威信何在”
“可是”
“房兄不必擔心,某的底牌還沒亮呢”
第452章 借糧(下)
別看趙雲澤在議事時把話說的滿滿的,其實他心裡也發虛呢。能不能借到糧食先另說,他還真怕到了秋後收不回放出去的糧債。真要自己填補這個空子,那他就得傾家蕩產了。
別看趙雲澤現在家裡做著生意,可他也不是多富裕,也就是剛剛跨入了家財萬貫的等級。這還是把資產算上的,要是拿現錢,他現在最多拿得出三千貫。
現在大唐糧食貴得很,五十多萬斤糧食,值五千多貫呢。
趙雲澤現在的底牌,就是靠利益買動那些鄉紳就範。另外,他也不相信農民會那麼刁蠻,只借不還。如果真是那樣,那大不了自己真的背上這饑荒,一任三年時間,也足夠還上欠債了。農民真要借糧不還,那明年不再施行青苗法,他們也無話可說。
既然已經宣佈了決定,趙雲澤立刻行動。議事之後,他就讓秦安把各種新作物的種子都包上一小包,出了縣衙,直奔崔敬家。
崔敬見趙雲澤又上門了,還以為他決定了跟自己做白酒生意呢,樂不可支的將趙雲澤讓進了客堂。
可當趙雲澤向崔敬介紹了他的青苗法之後,崔敬傻眼了。
“趙大人的意思,是想向小可借糧”懵了半天,崔敬出言問趙雲澤。
“然也”趙雲澤點頭道,“崔先生放心,某絕不虧待你。除了秋後的利息,某還有一份大禮相送。”
“趙大人不會是想用做生意來要挾某吧”崔敬的臉色不好看了。
趙雲澤擺擺手,道:“生意是某自己的事情,這青苗法卻是公事,自然不能混為一談。”
“那趙大人要送某什麼大禮呀”崔敬好奇的問道。
趙雲澤給秦安使了個眼色。秦安忙走到崔敬面前,從一個口袋中拿出一個個小布包,放在了崔敬面前的矮几上。
“這是”崔敬納悶了。
“崔先生開啟看看便知。”趙雲澤一抬手,示意道。
崔敬狐疑的將那些小布包一個個開啟,端詳起了裡面的種子。
“趙大人,某做了半輩子糧食生意了,這些種子,某卻從未見過,這都是什麼呀”崔敬好奇的問道。
“這是某託人從西域帶回的新作物種子。”趙雲澤也走到崔敬面前,一屁股坐在他對面,說道。
手指一樣種子,趙雲澤又道:“這是棉花的種子。收穫的棉花,如羊絨一般綿軟,可以紡成布,也可以塞入被子、衣服裡保暖。”
“哦哦哦,那這些呢”崔敬又問。
“這叫花生。崔先生可以先嚐嘗。”
“這個能吃”
“自然能吃。”趙雲澤直接拿起一枚花生,剝開殼,又把花生米遞給了崔敬。
崔敬小心翼翼的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