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面上他可以一語而決。銷售網路要建立,一旦這下面的銷售渠道建立,這生產和中轉的地方放在一處,無論從安全或者是保密的角度來說,都是有點不合適了。
於是,在吳嫣然的建議下,在餘風赴任的當日,這吳家商行也就應運而生了。
餘風就任這巡檢司巡檢,確實低調的很,這靈山知州和同知等人,只道是前任巡檢調任,而衛所的一個百戶補了這空缺,實際上,誰當這個巡檢,他們都不在乎,他們在乎的,只是這巡檢衙門的例錢,和過年過節時候的孝敬,只要這些不出問題,就是一隻猴子來當這巡檢,他們也可以裝作沒看見。
餘風帶著自己的一個小旗的人來上任,倒也沒有引起這靈山的大小官員的關注,這新任巡檢本來就是武官出身,就是當了這巡檢,武職還在,帶幾個兵丁算什麼,何況,餘風幾十個兵丁,和前任幾百人的鹽丁比起來,還真的不夠看。
餘風的手下,進了巡檢司衙門,每日裡就是操練,偶有上街購買所需,也是真金白銀,比起上任巡檢司那些亂七八糟的鹽丁,百姓們的反應要好得多,像這樣的軍兵,別說幾十個,就算和他的前任一樣,有個幾百又有何妨,這些人的吃喝用度,又是真金白銀的拿錢來買的,一點都不擾民。還有一點,原來巡檢司衙門旁邊做買賣的幾近絕跡,最近卻是興旺起來,這些兵丁們的買賣,倒是便宜了巡檢司附近的那些商戶。
說起餘風的這官職,這裡還有一個說法。
明朝實行的是都司衛所制度。都司即都指揮使司,是明王朝設立在各省的省級最高軍事領導機關。其同管理民事的布政使司,管理刑事的按察使司,合稱三司。衛和所則是隸屬於都指揮使司的下一級地方軍事機構。
都指揮使司,設都指揮使等官。每個都司所轄衛所無定例,大體上以五千六百人為一衛,設指揮使等官。每衛管轄五個千戶所,以一千一百二十人為一千戶所,設千戶等官。每千戶所管轄十個百戶所,以一百一十二人為一個百戶所,設百戶等官。每百戶所又管轄兩個總旗,設總旗官。每總旗及設五小旗。
餘風現在的百戶身份,不過是一個官而已。官職官職,在明朝,這官職卻是分得很清楚的,這官是衛所百戶,這職卻是巡檢司巡檢,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但是,在明朝的人事官員看來,卻是很正常的事情。
餘風的百戶,要是授軍職,了不起就是一個把總,連守備都夠不著。這把總、守備。遊擊、參將的武職,卻是實授的,也就是說,你百戶,可以手下一個兵都沒有,你照樣當得滋潤無比,但是,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把總,手底下至少也是幾十號人。
當然,餘百戶手下兩三百號精壯兵丁,訓練良好,兵器充足,這童山指揮使虛銜可以送他一個,但這實職卻是不敢給的,這要給,他這指揮使了不起就是一個守備,給個把總,這是抬舉餘風還是給餘風難堪呢?
好在餘風沒有讓他為難多久,很快就自己謀求到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官職,有了巡檢司巡檢這個職位,他養幾百號鹽丁什麼的,也不會被人詬病了。至於軍職,誰愛給誰給吧,反正不會讓童山頭疼了,當然,理論上這些鹽丁,還是他靈山衛的軍兵,不過,有沒有人來查驗,就天才知道了。
“你去給吳廷說,過幾日,用他吳家商行的名義,給這靈山地面的大小鹽商都送一份帖子,我請他們來吃酒!”餘風對著劉小六說道。
“知道了!”劉小六記下了,不過,他仍然有點疑惑,“大人這是不用以前布巡檢的鹽路了嗎?”
“哼,繼續用別人鋪下的路子,別人是記得他的好還是我的好!”餘風哼了一聲:“我既然做了這個官,這路子,就得掌握在自己手中,咱們兄弟人手有限,有些錢,是賺不完的!”
“人手有限,咱們招募人手就是了!”劉小六似乎對自己大人將這等賺錢的買賣讓旁人分一杯羹,有點不能釋懷,小聲嘀咕道。
餘風苦笑了一下,他何況不想招募人手,要知道,這手裡的力量多增加一份,他的安全感就多一分。但是,養兵是在是一件太花錢的事情了。
他現在煮鹽產鹽運鹽的,包括這編進了軍籍的兩百來號人,軍餉吃用兵器,差不多每月就要花他近兩千兩銀子。他在大夏莊收服的丘時,還在悄悄的給他訓練騎軍,三十多號人,四十多匹馬,一月也要千把兩銀子,饒是他有鹽場的大筆進項,還是感覺到有點捉襟見肘。
人是要招的,不過不是現在!他在心裡微微嘆息了一下,眼下,還是缺錢啊,能把鹽場上那堆積如山的鹽貨,變成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