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駝老祖明白這是讓他跟上去的意思。
他雖然想逃跑,但也知道現在逃跑,不僅易天行會出手,就連曾經同為供奉的蒙赤行、畢玄也不會放過自己。
畢竟,他得罪的是青龍會,而且是以大元的名義。
經過再三猶豫,他只能顫抖著來到易天行身邊。
“好了!你的手傷沒事吧?”對白駝老祖招手後,易天行不再看他,而是轉向尉遲震,和顏悅色地問道。
\"沒事,小事一樁!\"
尉遲震的手指骨折,疼痛難忍,但他依舊鎮定地回應。
\"嗯,這點小傷,青龍會的特效藥能治好,走吧,跟我一起!\"
易天行說完,揮手間,尉遲震和白駝老祖便消失在半空中。
隨著大旗的損毀,元軍果然誤以為主將博爾忽已陣亡。
南邊的中軍大營前,八支千人隊驚慌失措,紛紛趕來檢視情況。
這讓遭受長時間箭雨攻擊,僅剩兩百多人的陳校尉得以撤回雁門關。
最關鍵的變化發生在北方。
原本博爾忽集結了元軍大部分力量,打算藉助王孝傑的出現,實施圍點打援,將不利於元軍的攻城戰轉變為夜戰。
然而,中軍大旗的毀滅,訊息傳到北方,無論兀立蘇如何嚴令,甚至不惜殺了幾位高階將領,元軍士氣已徹底瓦解,無法再阻擋王孝傑與裴行儉等人的匯合。
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王孝傑這近五千精銳部隊,跟隨裴行儉一同退回雁門關內。
一場精心策劃,幾乎可以全殲宿敵王孝傑,攻破雁門關的行動,卻以如此虎頭蛇尾的方式收場。
更糟糕的是,白駝老祖的魯莽行為無意間得罪了青龍會。
想到這裡,博爾忽心中怒火中燒。
在中軍的議事大帳中,面對一眾將領和蒙赤行等供奉,博爾忽臉色陰沉,一言不發。
\"大將軍,現在生氣無濟於事!\" 看著壓抑的氣氛,兀立蘇猶豫許久,終於站了出來。
蒙赤行、畢玄等人是供奉高手,與博爾忽這樣的軍事將領不屬於同一系統。
在軍事將領中,兀立蘇地位最高,且今日北方的關鍵戰役由他指揮。
雖然責任不在他,但他也只能硬著頭皮說:\"現在王孝傑已率五千人進入雁門關,加上關內的唐軍殘部和防禦設施,如果我們繼續困守在這裡,恐怕不久就會被大唐大軍四面包圍,我們可能會全軍覆沒!\"
\"那你有什麼建議?\" 博爾忽冷冷地看著兀立蘇問道。
兀立蘇一時語塞,回答道:\"依屬下之見,不如直接前往大唐的涼州城。
雖然涼州城不像雁門關那樣易守難攻,但它畢竟是涼州的主城,城牆堅固,只要我們用心防守,也能堅守一段時間。\"
\"糧食呢?\" 實際上,河套被蘇定方佔領,不僅意味著博爾忽大軍的退路被切斷,糧道也被截斷。
大軍無糧,三天內就會崩潰。
現在博爾忽的大軍還能堅持,是因為之前有五萬民夫攜帶大量糧草,驅趕牛羊至此。
糧草大約還能支撐十天,超過十天就危險了。
而大唐的軍隊肯定不會給他們十天的時間。
\"呃,屬下考慮不周……\" 兀立蘇是先鋒大將,糧草並不歸他管轄。
但博爾忽一提,他立刻意識到問題所在。
大唐主動放棄了西北二州,唯獨未放棄雁門關。
涼州城作為西北二州的主城之一,原本儲備了大量的糧草物資。
但上次斥候報告,不僅是涼州城,其他西北二州的主要城市,別說人,連一粒糧食都沒留下。
這樣一來,只有雁門關還有糧草。
想要堅守等待援軍,博爾忽大軍必須攻克雁門關,或者北上河套,東進幽州碰運氣。
但這兩條路都不如攻克雁門關穩妥。
蘇定方既然佔領了河套,以他在大唐軍界的影響力,肯定會防備博爾忽北撤。
至於幽州,雖然有木華黎的主力大軍,但由於那是大元的主力,肯定會被大唐重點照顧。
更何況,那裡還有大元和大唐爭奪的蘭若寺。
因此,除了雁門關,博爾忽大軍已無生路。
兀立蘇想到這裡,冷汗直流,說道:\"既然只能攻克雁門關,我們就不能再用之前的戰術。
從今晚開始,我們必須日夜不停地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