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朝政,便親自前來考場視察,沒有帶別的大臣,只他一個人來的。
諸遂良直起腰,道:“回皇上的話,臣等均去巡視考場了,說到人才,確也發現幾咋”其中有一人,最是”最是亮眼,所做詩篇,大有可觀之處。”
李世民哦了聲,道:“是麼。此人是誰,可是有名計程車子?”
秋仁杰有沒有被皇帝留意,待遂良並不知道,但他估計自己沒有關注過的人,皇帝更不可能關注過。他答道:“是一名年輕計程車子。年紀尚不足二十,名為秋仁杰,進士科考生,並非名士。”
“秋仁杰?就是那個跟著王平安去了關外計程車子?”李世民看似不經意地,隨口問道。
禮部侍郎倒是沒啥,待遂良也沒咋樣,可集平安卻嚇了一跳,皇帝竟然能記住這事?事際上,他不僅在折柳縣報功的單子上,曾提過秋仁杰,就連在辨證天花惡疾時,也曾提過秋仁杰,但都是夾在大批人名當中提的,只是為了給秋仁杰加些份量而已,並非是真的要得到什麼賞賜,卻沒想到李世民竟能記住這個人名。
王平安沒打算隱瞞,道:“正是,他確實是微臣的左右手,微臣見他處事明白,所以大力培養。算是為國選材。”沒敢說秋仁杰是自己的拜把兄弟。
李世民嗯了聲,並沒深問,道:“既然你們都說他有些才幹。那聯等會兒就看看他的文章。亮眼?這個詞倒也別緻。
過不多時,裡面出來個考功員外郎,滿頭是汗地,想必他也早知道了皇帝駕臨,一出來就跪倒,道:“臣啟聖上,本場考試結束,卷子都已經收上來了,士子們得知皇上駕臨,都在院中等著接駕呢!”
皇帝在外面等著,就算再不聲張,士子們也不可能不知道,他們早在考功員外郎的組織下,在院子裡排成隊,等著見駕呢。
李世民一進院子,滿滿登登一院子計程車子,一起跪了下去,山呼萬歲!
李世民臉露微笑,溫言囑咐了幾句,讓士子們好好休息,注意不要生病,後兩日好生答卷。士子人感激涕零。大聲謝恩,人人都覺得受到了重視,皇帝親自前來看他們。而且為了不影響他們考試,竟然站在門外等,如此明君,亙古難尋啊!
勉勵一番,李世民便命士子們散了,各自回住處去,休息吃喝。他則進了正堂,叫官吏拿過試卷。他要先看一看。
官吏們得了諸遂良的吩咐,將進士科的試卷放在最上面,而第一張試卷就是秋仁杰的,這是為了巴結王平安。先被看到的試卷總是佔便宜的,萬一放在下面,皇帝看了幾份,便不再看,那豈不是就看不到了秋仁杰的了,自也就拍不上王平安的馬屁。
李世民拿起秋仁杰的考卷,上下看了遍,不置可否,放到一邊,又看下面的。王平安和待遂良等人垂手侍立,陪皇帝閱卷。
看到第二張試卷,不知是誰的,李世民臉上竟然露出了笑容,點了點頭,道:“不錯,這詩做的很有些文采。”
又看了一張,李世民又點了點頭,讚了聲好。接著再往下看。可第三張他就不誇了,臉上笑容也少了,第四張第五張,一直看了**章,他笑容完全消失,再沒誇過一句,而且看卷子的速度越來越快!
一直看了二三十張,李世民再不一張張的觀看,而是嘩嘩嘩地快速翻了起來,足足翻了四五十張,不再翻了,將成疊的卷子推到一邊,他又拿起了第一張,也就是秋仁杰的,仔細看了起來。
看小說請到( )
第五百六十六章 去驪山
事總要有比較,革世民網看到秋仁杰的卷子時,感覺舊欺且頗有譁眾取寵的味道,什麼不好寫,寫一個洗衣服的少女,還說這個少女拼命幹活,也賺不到一件新衣服的錢!
李世民今天還算脾氣好呢,要是他今天氣不順,很有可能大怒,指著秋仁杰的卷子,說他誹謗朝廷。朝廷做了這麼多的事,費了那麼多的力氣,難道就只讓一個洗衣服的少女,桌子上面多了一碗肉湯?
可看完這第一張卷子,再往下看,開頭兩張還算好,是在歌功頌德。好話誰不愛聽,李世民也不例外,看了拍馬屁的話,自然龍心大悅,贊上一句。
再往下看,竟然全是拍馬屁的話,千篇一律,再沒看到新意!就算皇帝的屁股再結實,可被這麼沒完沒了的狠拍,也得拍腫呀!屁屁都被拍腫了,皇帝心情要是還能好,那未免也太神奇了!
看了後面的,再回味第一張考卷,李世民感覺,還是第一張考卷最靠譜兒,起碼說出了實實在在的問題,憂國憂民未免誇張,但真正的考慮到了平民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