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聽聽勁!”
聽勁,或者聽力,其實就是“推手”的另外一種說法。
說起“推手”,很多人眼前都會浮現出兩個人面對面站好,雙手相交,站在當地劃圈子的遊戲一般的畫面,而多數人印象中,“推手”其實就是“太極推手”。但事情遠遠沒有這麼簡單,“推手”絕非太極拳獨有,也絕非原地劃圈子做遊戲那麼簡單。
在共和國大多數內家拳術中,其實都有“推手”,其要求是於雙方各自運用自己的力量,壓迫或者誘使對手身體失去平衡。而其要義在於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心無外物,全心感悟自己和對手全身每一處的力量。而其基本功是訓練棚、捋、擠、按的四正推手和訓練採、挒、肘、靠的四隅推手,而摒棄了真正技擊中的抱、摔、撕、打、擒拿等等手法。其效用在於體察自己的力量有什麼缺陷,在何種情況下應該如何發力,避免拳架和發力手法走入歧途,實在是一門修習內家拳法不可或缺的、收效至大的功夫。
從這個意義上說,“聽力”或者“聽勁”,遠比“推手”更適合這門功夫。
作為太極高手,可能是當代由這門拳術無意中突破修真門檻的唯一一人,烏雲對推手當然非常熟悉,雙腳不丁不八站定,伸手搭上了雷動的雙手。
就在烏雲和雷動雙手接觸,推手正式開始的一瞬間,烏雲只覺得一股巨大的力量,從對方手腕中,向自己猛烈地擠壓過來,幾乎一下就將自己的身體推開。烏雲吃了一驚,卻也臨危不亂,雙手陡然一沉,飛快地卸去這份力道,隨即左手一撥右手一帶,要將雷動的雙手引向外圈。
以烏雲最自己力量和技巧的估計,這四兩撥千斤的招數一用出來,不但能夠化解雷動的力量,更可以借力打力,乘勢反擊。但讓他想不到的是,自己力量剛剛發動,卻赫然發現,原本此時應當是雷動舊力方去、新力未生之際,但從雷動手腕處竟然又憑空生出一股巨力,自己這一撥一帶,竟然猶如蜻蜓撼石柱一般,對方不但身形穩如泰山,連胳膊都晃也不晃一下!
烏雲強行按住心頭的巨震,不等招式用老力量用盡,雙肘微微後縮,才將這股力量化解。
在隨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烏雲沮喪地發現,儘管自己已經拿出了最強的力量,最好的技法,棚、捋、擠、按、採、挒、肘、靠諸般手法用盡,也只能將將化解來自對手的強大力量。更可怕的是,雷動的力量似乎無窮無盡,無影無蹤,經常在自己的手段眼看就要得手的時候,極其突兀地憑空出現,並隨著自己力量的增加和手法的變化不斷變化。而且,只是一股勁地向自己擠壓過來,彷彿無休無止的海濤,一波一波地向自己撲來,又好像一座巍峨聳立的高峰,渾厚博大,讓人看不到盡頭!
更可怕的是,雷動似乎有著一種極其神秘微妙的學習能力,隨著自己的招數和發力方式一一使用出來,這個傢伙竟然在一點一點的模仿著,在十幾分鍾之後,雷動的發力方式,已經從單純的向前直推,變成棚、捋、擠、按、採、挒、肘、靠諸般技巧下的全方位發力!
一瞬間,烏雲壓力大增,幾乎支撐不住。
他自然不知道,這時候的雷動,也在暗暗矯舌不下。他當然知道自己的力量究竟有多麼大,如果全力出手的話,一拳打穿超過5公分的鋼板,一腳踢碎一塊萬斤巨石也絕對不是什麼難事,但現在自己的力量已經用到五成,烏雲這個傢伙竟然還是能夠支撐下來!
雷動自小修真,老神棍師傅一直以來就是自身修為的增加、力量的提高,雖然對那些歷史上以武入道的前輩,在戰鬥力上也讚歎有加,但始終認為那並不是修真的正途。
而因為“天靈鎖”的原因無法使用真元,自己在搏擊中最喜歡的就是以力破巧,任你千般技巧,我自一拳放倒。
一直到和烏雲交手之前,雷動對自己的信念都沒有絲毫懷疑過。直到這一刻,他在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是多麼可笑——烏雲能夠支撐到現在,不是因為對方的力量有多麼大,而在於對方發力方式千變萬化、妙到毫巔!如果不是自己的絕對力量遠遠超過對手,支撐不住的,應該是自己!練功不練拳好比無舵船啊,古人誠不我欺。
更重要的是,在模仿烏雲一系列發力方法的時候,雷動漸漸感覺到,雖然自己的技巧相比烏雲還顯得非常生澀,但自己不但對力量的運使有了更深一步的體會,就連對天地間靈氣的運轉,日月星辰的執行,天地萬物的變化,都隱隱有了一種別樣的感悟。
種種念頭湧上腦海,讓雷動不由思緒雜亂,一陣恍惚中,雷動忽然覺得烏雲雙手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