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9部分

“不。”姜姬笑,“我怕被人當成鉺,引來螳螂,最後倒叫黃雀撿了便宜。”

試想,現在魏國上下都已經很看不慣太后了,如果魯國公主再次被太后所害呢?這時就算魏王哭出血來,魏國大臣也會“逼”他把太后給關起來。太后或許可以儲存性命,她的家族以及附庸卻會被一舉剿滅。

魏王繼位數年,朝中應該已經能掌握得住了吧?

她轉念一想,說:“請魏使前來。”

蟠兒點頭。

只要看一看魏王遣使是什麼樣的人,就知道魏王現在手中的權柄有多大了。

張春來今年雙十有六,稱得上正值青春年華。他與魏王少年相識,兩人還曾相伴在魏國遊學兩年,等回到吳都臺後,張春來才知這個與他差不了幾歲的少年是太子。

那時的太子有些膽小,不太愛發表意見,與人相爭時總落下風。與友人在一起時倒是能侃侃而談,到了外面就算臉都憋紫了也吐不出來一個字,有一次甚至還氣暈了。

但他也非常有俠義之心,兩人遊學期間,都對各地的俠士非常有興趣,時常聽到哪裡有大俠出沒就聞風而去。路見不平,也插手相助,而且經常不考慮後果。

有一次兩人路過一個小村莊,恰逢村民祭河神,被打扮一新放在祭臺上的不是豬或羊,而是一個小男孩。

張春來記得當時他就憤怒起來道:“豬羊能做的事,偏要讓人來做,此地的縣令必然豬狗不如!”

說得他心中大快!

兩人就商議著趁夜把這孩子給救下來,換上一頭豬或一隻羊。

他卻說:“與其以豬羊相替,不如把那縣令綁來,讓他也試試這河神的滋味。”

殺官……

當時張春來有一瞬間的猶豫,但隨即就有些羞愧,覺得自己還不如膽小的朋友,他一直以為兩人之間是他更有魄力,現在看來他差友人遠矣。

如果是現在的張春來,肯定不會答應此事。

但那時他年少氣盛,又被膽小的友人先說了這個主意,如果退卻,不是顯得他更加膽小嗎?

於是兩人當真在深夜潛入縣令宅邸,小村鎮縣令也不是住在深宅大院,他們把縣令綁出來時他的老婆還在睡覺呢。

後來他們把縣令投入河中,把小男孩放在了縣令的床上。

等到天亮,自然舉鎮大譁。他們再在街上說:“河神更喜歡縣令,不喜小童。”

縣令比起這鎮上大多數人來說,既是名家子弟,又讀書識文,擅琴擅歌,本就十分引人注目。

眾人聽說河神不喜稚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