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他這個公公的身份在林清婉這裡什麼都不是,雙方不過維持著面上的和氣罷了。
偏他在林清婉面前總有些心虛,畢竟二郎的事他沒有給對方一個交代。
林清婉笑眯眯的和鍾大管事將樓上樓下各家的代表都見了一遍,打過招呼後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盛家主對她微微頷首示意,起身敲了一下掛在樓梯上的鐘,朗聲道:“巳時已到,競賣開始,諸位請就坐吧。”
第二十章 拍賣
林清婉抽出一號卷軸交給鍾大管事,這是揚州城的一個綢緞莊,在眾多產業中,它的資產排名最後,因為裡面的管事夥計都要跟著林清婉走,附帶的價值低。
鍾大管事念道:“揚州東大街林氏綢緞莊一間,含前後院兩處,前院有二樓,後院有房五間,員工無,布料綾羅綢緞若干,”鍾大管事抬頭道:“綢緞莊中的貨物全部照成本價轉賣,若買家不受則不接受競買,貨物的具體價值可在交易後再清點結算。”
也就是說買了綢緞莊就要以成本價買下鋪子裡的布料。
底下的人也只猶豫了一下,畢竟連著貨物一起買佔用的資金肯定不少,但開綢緞莊這些東西也都會用到。
他們買了鋪面,只要再把人安排進去就能開張,都不用再調貨。
所以在鍾大管事報了底價後便陸續有人舉牌拍賣。
衙門裡的人和林家的下人都緊盯著,誰出了什麼價都心中有數,在價格落錘後便在準備好的合約上填上數字和名字,上前找對方簽字,等競賣結束找人拿錢就行。
“第二件拍品,揚州東大街林氏銀樓,前後兩院,共兩層樓,銀匠三人,管事一人,夥計二人,鋪中飾品若干,底價為……”
……
“杭州西郊茶園一座,計一百六十八畝,茶工六戶,底價為……”
“杭州南郊茶園一座,計三百五十六畝,”鍾大管事唸到這裡一頓,抬頭道:“其中有五十畝上等的龍井茶樹……”
盛家主也坐不住了,微微挺直了脊背。
他是知道這座茶園,那本來就是皇莊,那裡面種的龍井茶樹也是專供皇室的。
不過當年遼人南下,背後的殷國和閩國也不安分,陳兵邊界,還鼓動得江南的流民造反,所以皇莊裡的莊戶老早就逃得乾淨。
因為當時大梁眼見著要滅國,也沒人想著去佔這處茶園,林家人愛茶,先帝投其所好,在劃分產業給林家時順便把這處也給划進去了。
林智接手後將這處茶園經營得特別好,而且他不待見皇室,別說上貢,就是皇帝當著他面跟他提想喝龍井茶,他都能裝聽不見。收穫的茶葉要麼留著送人,要麼留著自己喝,剩下的才拿出來賣。
盛家的好茶葉都是從這處茶園裡出的,而且還會時不時的往京城送一些,討好討好皇帝。
所以盛家對這座茶園是勢在必得,別的不說,得到了這個茶園,以後可以藉著那好茶搭上多少關係啊。
顯然和盛家打一樣主意的不少,前面一系列的拍賣都從容有度的人紛紛緊張起來,目光炯炯的盯著鍾大管事。
鍾大管事給出的價格也很“喜人”,“底價八千兩,每次遞增不得低於五十兩。”
三百五十六畝的茶園就敢定底價八千兩,這可比上等良田貴了將近三倍。
不過沒人敢喊貴,就憑裡面那些珍貴的茶樹。
盛家主率先喊價:“九千兩!”
眾人默了默,紛紛用眼刀射向盛家主,人家一次才讓加五十兩,你一下加一千兩,這是想被群毆對吧?
盛家主面不改色,就是讓你們知難而退!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當下便有茶商舉起牌子跟著叫價,“九千五百兩……”
“九千五百五十兩……”
盛家主牙疼了一下,鄙視的瞥了那個一次只加五十兩的人,再次叫道:“一萬兩……”
“一萬五百兩……”
……
價格超過一萬五千兩時競價的人就少了,但依然有三家緊咬著不肯盛家,不肯輕易撒手。
盛家主蹙了蹙眉,點了點膝蓋繼續喊:“兩萬兩,諸位,這個價格再叫下去就沒多少意義了,不如賣盛某人一個面子?”
其他三家對視一眼,都停下了手上的動作,對盛家主微微頷首示意。
林清婉抬頭看向盛家主,似笑非笑道:“盛家主這可是違規了,都講面子,這競賣還有什麼意思?”
盛家主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