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讀書人來說,可能聽得最多的告誡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升官發財”,“光宗耀祖”。在中國古代,那些經年苦讀終於成才的“好孩子”數不勝數,借光讀書的匡衡、映雪讀書的孫康、賣柴賣紙的葛洪、切粥充飢的范仲淹……都是貧寒出身而發奮讀書的典範。
但是,在這些“望子成龍”的背後,也往往含有一個成人社會對於孩子的功利性態度,人們對於孩子的態度、教育投入往往是建立在對孩子將來的“前途”的判斷上面的。如果孩子是“讀書的料子”,就花血本送孩子上學,如果覺得孩子不一定能夠“讀得出來”,那就可能止於能認得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就行了。中國社會,正如魯迅說過的那樣或者是“為兒女作牛馬”,或者是“任兒女作牛馬”,前者是父母覺得孩子讀書能夠讀得出來,後者是覺得孩子不會有出息,讀不出來的。陳映芳:《影象中的孩子——社會學的分析》,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第98~99頁。孩子的學習能力、天生稟賦決定了在資本匱乏時代孩子的學習機會,而在今天的社會,因為家族觀念的淡化,父母對於子女“光宗耀祖”的動力會減弱,但是一旦有了孩子,那種望子成龍的渴望卻是一脈相承的。這後面自然亦不能排除對於文化資本轉換為經濟資本、社會地位等功利性的因素。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觀念也有嬗變,如果說以往人們把生兒育女視為天經地義的話,那麼現在,中產階層渴望上升,併為流向更高的社會階層在積極行動,這使他們會花更多時間關注工作,對自身生活質量,對於休閒與消費等物質主義越發重視,對於養育孩子所必須花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就不得不多加考慮了。主動放棄生兒育女的DINK(Double Ine No Kids)家庭在中國數目逐年增加,而這一點同樣反映了文化資本傳承過程中的功利性或者說理性考慮的因素。
對那些不要小孩的中產階層而言,以他們的收入,養育小孩不應構成負擔,但他們對生育孩子感受到的壓力比社會低層要深,很多人不斷推遲生育時間,有相當一部分人終生不要小孩,甚至連婚也不結了。根據《時尚》雜誌一位欄目主編的分析,原因在於,一是這些中產階層對自身經濟狀況的穩定性存在懷疑,他們對自己的生存狀況充滿不穩定感,有一位女性這樣說:“現在養一個孩子可不比從前,就一個孩子,你不能委屈他,人家孩子有的雖然不一定咱都必須有,但也不能差得太遠。我們現在還沒可能承擔這麼大一筆開支。”也有人說:“人就活這一輩子,這個過程轉瞬即逝,為了生養孩子把自己弄得苦巴巴的,不值。”還有人是充分考慮到自己的生存壓力,不忍心讓孩子也面對這樣嚴酷的競爭:“我們的孩子只能比我們這一代更高一層才有意義吧,即使在未來社會做箇中產,他所面臨的競爭也需要他具備足夠強的實力。如果我們的孩子在競爭中落敗,我們會很內疚。”殷一平:《高階灰——中國城市中產階層寫真》,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第231~246頁。此外,對感情的穩定性持有懷疑態度,社會保障制度的日益完善對他們使養兒防老的觀念淡化,這都是生育意願降低的原因。
那麼養一個孩子要使家庭支出多少呢?最近中國社科院創辦的《青年研究》上刊發了徐安琪的一篇《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最佳化》,該文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估算30歲前的未婚不在讀的子女的總成本達到49萬元。這還不包括社會贈送、學校免費、春節壓歲錢等5萬~6萬元的收入。”成年的未婚子女有85%仍需要父母支出部分乃至全部生活費,不在讀的未婚子女竟然每年人均花掉父母1�4萬元。《養大一個孩子平均要花49萬》,《現代快報》2005年2月13日第6版。
一份自稱是“比較典型的中產家庭在孩子身上的花費表”則是這樣的:家庭平均月支出總計18000元,全年22萬,兒子現年10歲。
中產階層文化資本的傳承(2)
學雜費與贊助費(含購買文具、課外學習及贊助學校)5萬元/年
服裝約4000元/年
零食約1200元/年
日常餐飲2400元/年
娛樂費用(包括買玩具、遊戲軟體、書、去各種娛樂場所、旅遊)約2000元/年
其他雜費1000元/年
一年總計約60600元,每月平均5050元這份資料來自殷一平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