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m2),至1985年為6�1坪(18�3m2)。交通方面,1971年機車為82�6萬輛,但1980年代以後快速成長,1981年為459�3萬輛,至1996年達928�4萬輛。汽車的擁有量1951年每千人1輛,但1988年每千人為105輛,1997年更達244輛。休閒娛樂方面,訂閱書報雜誌份數1952年為37�4份,1979年為141�3份,1985年為207�3份。1952年電視機尚未問世,1985年每百戶有93�1戶擁有彩色電視,同年每月平均休閒時間為214�9小時。1980年臺灣地區出國人數每千人次為485人次,1987年則達1058人次,至1997年更達61620人次。此等比率正在加速提高中。
從以上各項產業經濟和社會結構指標可見,臺灣過去半個世紀在力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人民的生活素質和基本需求的滿足情況均產生相同趨勢的提升。吳乃德:《臺灣階級流動的差異及原因——檳榔和拖鞋西裝和皮鞋》,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社會權力逐漸由經濟權力所決定
臺北都會區消費社會的擴張期出現在1980年代的後期,消費能力伴隨經濟發展的成長,投入較前期更為昂貴的消費場域,最具指標意義的是在境外旅遊及家用汽車方面。資料顯示,臺灣汽車、旅遊人口及旅遊業最為快速的成長出現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這裡,臺灣當局保護政策的轉變,開放觀光特別是對中國大陸,減低汽車進口稅,外幣開放交易等,不僅意味著經濟也是消費社會的國際化,也顯示出政府的主導性力量。陳光興與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 Movements共同主編《臺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臺北: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編委,2001。
80年代末期的解嚴與解除報禁,另類媒體大量出現;同時,上述主導性的民間消費力量多多少少也決定了臺灣民主政治的走向與形式。在消費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社會機構就是KTV運動的快速形成,以跨階級、性別、年齡、族群的姿態,特別是在都會區快速擴散。臺北市在1987~1990年期間出現了770家KTV,到了夜晚,整個城市幾乎被 KTV所覆蓋,KTV所呈現的不只是簡單的消費空間彌補所謂集體消費的不足,它同時廣泛地為群眾運動與聚集所使用,政治人物也必須補習熟練歌曲來接近民眾,對諸多歌王歌后而言,KTV成為他/她們自我培養另類自尊(self�empowerment)的重要場域。莊淳雅、魏棻卿、林美姿,同前引文,2002年10月號。
90年代中期是臺灣消費社會形成進入深化期的階段,也遭遇到所謂國際化與全球化時代的衝擊。在此時期,資訊經濟結構快速搭建,表現在衛星有線電視的快速擴張,所謂三臺壟斷徹底打破;網際網路及大哥大在90年代後期快速狂飆,創造了新的社會關係。
因此,在此時期對於媒體新科技的掌握以及能否接合到其運作邏輯中,成為社會權力的核心問題。在此消費社會深化時期,我們可以明顯看到,主導臺灣社會的力量已由國家掌控的政治邏輯向經濟發展主義邏輯過渡,從大量資本家進入國家體制可見政商共治的政經體制,這是否意味著在下一個階段社會權力將完全由經濟權力所決定,仍然有待觀察。總體來說,臺灣地區消費社會的形成不是突如其來、更不是孤立的現象,它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生產部門的延續與擴張,在其逐步擴大的變動過程中與政府、民間、媒體、資本、市場等既存歷史空間相互形塑,在動態過程中決定了它的內容與形式。莊淳雅、魏棻卿、林美姿,同前引文,2002年10月號。
影響中產階層的大眾文化與傳播(1)
自1970年代起,臺灣的經濟即快速成長。根據官方資料顯示:家庭支出在娛樂文化部分在70年代中期至1980年是至今最為快速的時段,在日常生活的層面上,最具代表意義的是“7…11”形式的便利超市開始在臺北都會的出現。資料顯示,臺灣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是汽車、旅遊人口及旅遊業最為快速成長的時期;90年代中期是臺灣消費社會形成進入深化期的階段,臺灣民眾的消費行為過程已無形中形成了點、線、面地毯式的變動。換言之,由1970~2004年間,民眾消費形態不僅是在社會階層、社會結構、大眾心理或社會整體認知上有了改變,它更直接衝擊既有的文化系統,也間接地挑戰了臺灣民眾長期的價值觀念。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