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了自己的親姐,逼走了自己的親侄,可先帝在位那麼多年,她就作威作福了那麼多年。那樣一個德容言功俱無的女人,憑什麼母儀天下,還要天下人敬仰她,我呸!
“太祖爺駕崩,先帝順利登基,他剛登基,根基還不穩,雖然一心想要冊立孝文昭順皇后為後,可也不敢做得如此心急,畢竟太祖爺還屍骨未寒呢,他若真的那麼做了,少不得就要落個不孝的名聲來,靜成皇后到底是太祖爺給他挑的,於是順理成章得封了靜成皇后為後。靜成皇后那會子身子骨已經不大好了,病歪歪的撐了一年,不想竟又讓她懷上了龍種。這一回靜成皇后是半點喜也沒有,只剩下驚了。料想自己本就活不長,那苦命的孩子生下來,就算有娘也護不住,更何況以後還沒有了娘,可怎麼是好呢?可孩子來都來了,靜成皇后又哪裡狠得下心一碗藥將他打了去?就這麼憂心忡忡的熬過了十個月,靜成皇后生下了皇三子——”
安太夫人目色沉沉的看著賀之洲,對著他探究的眼神點了點頭,“就是如今的這個孩子。”
賀之洲神色不變,只頗有些好奇,“這樣的宮廷秘聞,姨母是如何知道的?”
“這件事,便是我當年幫著你母親辦的。”安太夫人揉了揉額角,“你母妃當時已經是太妃,靜成皇后生了兒子,你母妃便去恭賀。你母妃是個心腸軟的,對靜成皇后平日裡的處境也是心知肚明,揹著那個惡毒的女人私底下也幫過靜成皇后幾次。靜成皇后見了你母妃,斥退殿裡所有的宮人,求你母妃想法子將三皇子送出宮去,哪怕他日後只是一介平民呢,做母親的只想要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的長大。你母妃也是做母親的,被靜成皇后一求一哭,稀裡糊塗就應了。”
提到這個膽小偏又心軟的姐姐,安太夫人就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你母妃應了靜成皇后此事,偏又怕的厲害,不敢告訴家中長輩,倒急巴巴的將我宣進宮裡去說話,要我幫著想法子。當時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叫你母妃將已經抱過來的孩子趕緊送回靜成皇后宮裡去。誰料孩子還沒抱過去,靜成皇后宮裡突然失火,宮裡頓時亂成一團。我哪裡還不明白,靜成皇后這是要用自己的死換那孩子一條活路,也是逼著你母妃跟我不得不幫她將孩子送出宮去。趁著大火宮裡亂成一團,我給孩子餵了安神的湯藥以防他哭,就匆匆忙忙的將他裝進食盒裡帶了出去,哎喲我當時都快要嚇死了,生怕被人發現了,偷帶皇子出宮,那是何等的罪名啊!我心裡頭將你母妃罵了又罵……你不會怪姨母罵她吧?”
說的正興起的安太夫人忽然有些不安的問道。
賀之洲聽的好笑,“怎麼會,換了我也會忍不住罵她的。”
“可不是嗎?”安太夫人立刻放下心來,又比比劃劃的接著往下講,“我帶著三皇子出宮這個事啊,當時可真差點把我嚇死去。又不敢告訴你姨丈,馬車出了皇宮,車伕問我是不是直接回府,哪裡敢直接回府去喲,府裡那麼多人,那麼多雙眼睛,被人發現了還了得,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禍事。想到這些,我就又想罵你母妃了……心煩意亂之下,就讓車伕先隨便走,待聽到外頭有人說起那天是文殊菩薩聖誕,要去寺廟裡頭上香祈福,我靈機一動,就叫車伕將馬車趕到菩提寺去,那裡香火旺人也多,將孩子往那裡一放,有那善心人士撿了回去養也是有的。”
安太夫人說著,又嘆了口氣,“我當時也沒有別的法子,只得將孩子丟在菩提寺裡,不過到底是龍子龍孫,我又怕孩子被什麼腌臢的人撿了去,便使了銀子將那孩子放到了方丈的門口,留了張紙條,只說孩子命苦被人容不下,就悄悄地離開了菩提寺。孩子送走了,我回去後卻是接二連三的做噩夢,生怕那孩子被人發現被人找到,再牽扯出了我跟你母妃,又怕那孩子被人錯待傷了死了之類的……哎喲那大半年啊,你姨母我是生生的瘦了一大圈兒,衣裳穿在身上就跟貼在骨頭架子上的一樣,可遭罪死了!”
即便到了現在,回想起生命中那驚心動魄的一件事,安太夫人仍是心悸不已,重重的喘了口氣拍著胸口說道:“靜成皇后去世沒過多久,先帝就扶正了吳氏。也不知道那女人是查到了什麼還是懷疑了什麼,總之那時候對你母妃就有些橫挑鼻子豎挑眼了,你母妃只能一味的忍讓躲避,結果還是讓她尋著機會發作了你。後來你姨丈全力斡旋,將你從宮裡接出來送到乾坤門去學藝,也是為著避禍的原因,將你送走後,我又想起那個可憐的孩子。喬裝了一番讓人悄悄去菩提寺打聽,得知那孩子被一對行走江湖的夫妻看中了,那對夫妻沒多久就帶著他離開了京城,我心裡頭一塊大石頭才總算落了地。事情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