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逼著我跳崖自盡,我還不會去潛心學習我祖父傳下來的東西,也不會真的去學我自己寫出來的那些東西!”
在烽火硝煙的抗戰時期,華夏國傳奇般地誕生了一部空前絕後、玄想超妙、光怪陸離的《蜀山劍俠傳》。這部華夏國神話鉅著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完全超越了《封神榜》和《西遊記》,直接影響了後世的金庸等新派武俠小說的光大發展。一代神魔劍俠小說大宗師還珠樓主李壽民胸羅永珍,筆挾千鈞,在《蜀山劍俠傳》中開創了世界上亙古未有最異想天開的奇幻世界:海可以煮沸,地可以掀翻,山可以役走,人可以化獸,天可以隱滅無跡,陸可以沉落無影,天外還有天,地底還有地,水下還有湖沼,石心還有精舍,靈魂可以離體。
還珠樓主驚天鉅著,洋洋500萬言,給後來的梁羽生、金庸、古龍等武俠小說,華夏國後現代神怪,仙俠等型別的小說,遊戲(如仙劍奇俠傳等)以及諸多作品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李壽民是在《青城十九俠》中首先提到內功的,而後,他在《武當七女》、《長眉真人傳》等書中將“內功”學說進一步完善,並在書中提出武當派是“內家功夫”、少林派是“外家功夫”的學說。
解放後,李壽民改名李紅,並於五六年開始,奉上級指示在報紙上對自己創作的“封資修大毒草”,做出深刻的自我批判,六三年,他被革命小將批判,不堪凌辱,跳崖自殺,從此江湖再無此人。
而在李壽民接受批鬥的同時,港臺作家金庸等人開始接過李壽民的旗幟,深化他的內功學說,並開始創立各種武林門派,由此,李壽民創立的這種小說流派發展壯大,並從鴛鴦蝴蝶派中獨立出來,成為後來為民眾津津樂道的武俠小說。
第四百三十八章三萬點真氣
上官雲圖驚駭地瞪大眼白多眼黑少的眼睛:“你寫的那些都是真的?”
還珠樓主李善民恨恨地瞪著上官雲圖道:“我祖父李慶遠便是大神通者,可惜我小時候一直以為他是神神叨叨的騙子,我寫書的靈感都來自他當時告訴我的修道界的事情,我那樣寫,但是我一點都不信。
等我被你逼得跳下懸崖自盡摔斷一條腿後,為了報仇,我只好選擇相信我祖父所說的修道理論,嘗試著練一下。
由於我天賦低,又是從六十歲才開始修煉,所以我修煉了五十年,才勉強有所小成,我本來還想繼續修煉下去,可一想到你不是修道者,你差不多快踏入棺材了,我再不出山報仇就永遠沒有報仇的機會了,所以我來了!上官雲圖,你是選擇自盡呢,還是選擇由我動手解決你呢?嗯,這黑巖山一千多米,我想看看你這古武九階高手跳下去會怎麼樣,看看能不能把腿摔斷!”
還珠樓主李善民本名李善基,後改以李壽民行世,1949年後又改名李紅,西川長壽人,清朝光緒廿八年(1902年)生於一官宦世家,其父李元甫曾任蘇州知府,為官清廉,李善基自幼即隨父遊歷各地,走遍大江南北,曾經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川蜀的瑰麗山河給他的創作帶來了極大靈感。他雖然只上過私塾,卻對佛道醫卜星象都有心得。他17歲時父親去世,家道中落,19歲時隨母親移居津都,在《大公報》供職,兼作家庭教師。23歲進入軍界作幕僚。婚後為電話局局長秘書,兼寫京劇劇本。他的小說處女作《輪蹄》署名“還珠樓主”,自述奔波經歷和少年戀情,取唐代詩人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詩意。
當時北方武俠小說十分流行,李壽民本人也很想把所歷的山水人物寫成筆記。約在1930年前後。津都的《天風報》缺少一個武俠長篇,他在人家鼓動之下,就以《蜀山劍俠傳》為篇名,一天天地寫下去,而還珠樓主的名頭也就開始響了起來。他的創作慾望因此高漲,再加上生活的壓力,他最多的時候竟同時為8家報刊撰稿。過足煙癮之後,指天劃地,滔滔而談,請人代錄出來,即為美文。
日寇侵佔華北以後,日本人要他合辦刊物。他不答應,結果被抓去關了兩個月。出獄以後,生活十分困苦。抗戰勝利後,他再次到魔都,正氣書局的陸先生勸他不要再涉足政界軍界,還是住在魔都寫稿子,生活想來總是可以維持的。他於是住在魔都老垃圾橋北面。一直寫到1948年。
解放後,他於1956年在報上寫過關於神怪荒誕小說的公開檢討,後來任帝都市戲曲編導委員會委員,寫了一些戲,1963年3月批鬥自盡。
任誰都不知道的是,那個活了兩百五十六歲的李慶遠竟是李善民的祖父。
剛才李善民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