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回道。
“竟有這等緣分。”沒想到華歆聞言一臉欣喜。
楊明又看了一眼對方年齡,與自己相差無幾,忍不住問道:“莫不是你也去郎署?”
華歆笑著點頭。
楊明見狀也放棄上馬舉動,牽馬與華歆同行。
“這麼說來,子魚是初到雒陽?”楊明開口問道。
“昨日才到,不曾想今日就遇上了地震。”華歆苦笑道。
楊明聞言也是訕笑,而且他想起地震在此時屬於天災,不知哪個三公又要倒黴。
“說來伯德拜師鄭公,與我倒算是同門。”華歆此時開口道。
楊明疑惑地望向華歆:“子魚也是鄭公弟子?”
他雖知道華歆,但也僅是當初為王朗做影片時有所瞭解,比較有限。
華歆搖了搖頭,接著道:“我少時曾鄭公一起拜師馬融馬公與陳球陳公。”
楊明一時愣住,華歆竟然還是馬融和陳球的弟子?
鄭玄、盧植可都已成大儒,而且年齡上少說也大了華歆一輪!
這麼說來,這還是他的“師叔”了,或許前面再加上一個小字。
這個關係讓他們距離拉近不少,所聊話題也多了起來。
楊明知道華歆是平原高唐人,年少時曾到雒陽求學,也是那時候拜師馬融與陳球,不過不久就回了平原,在地方上為吏,這次是被東萊陳太守舉了孝廉,來雒陽郎署報道。
陳球弟子,被下邳陳氏太守舉了孝廉,這就很有東漢末年特色。
兩人說話間已到了郎署,陸續遞了文書之後,便各自報道去了。
郎官即為人才儲備,自然不可能只是掛職,而是要去三公九卿各衙署歷練。
要不然一個沒有任何行政能力的人去了地方為長或者令,那一縣很快便要亂套。
須知當初曹操可是足足當了三年郎官,才去當了雒陽北部尉。
而這些鍛鍊的地方之中,最好也是郎官們此時最想去的,自然是尚書檯。
尚書檯原本只是少府的下屬部門,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稱六尚,因其在殿中主管收發文書並保管圖籍,故稱尚書。
後自漢武帝起,為了更好掌控朝堂,便陸續賦予主管文書,省閱奏章,傳達皇命等權利,地位日益增加。
待至東漢,劉秀為了分化相權,擴大了尚書檯機構,使其成為了名義上的“中朝”。
因為尚書檯包括尚書令在內的所有官員秩都不高,便於皇帝控制,因此東漢的皇帝實質上都是靠它遙控外朝,它也就是東漢的實際權利中心。
所以能到那裡去,便能接觸到整個帝國的核心,見識到各種人和事,絕對的鍍金之地。
這也是為何楊明婚禮上,王朗一介侍郎也值得楊明介紹的原因。
其次,便是侍中寺。
侍中寺去年才設立,主要負責審查尚書檯檔案,是劉宏認為尚書檯權利過大,設立用來分化尚書檯權利所用。
而且就位置而言,兩者皆處於皇宮臺閣之中,區別只是侍中寺位於臺閣南面,更靠宮門,而尚書檯位於北面,更靠近禁中,即與天子離得更近。
從這些能看出,侍中寺地位並不比尚書檯小多少。
楊明在報道完之後成為一名郎中,也領到了他的去處。
不是尚書檯,而是侍中寺。
這個結果倒也不算意外。
先前在孟津之時,王修曾預言曹節會在尚書檯刁難於楊明,但那是建立在雒陽局勢還算平穩的前提下。
如今曹節與尚書們鬥得激烈,曹節自然不會放他這個“抗宦先鋒”進去。
不過這也愈發說明劉宏如今的態度,對曹節等宦官是有求必應,此次經學之爭早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
拿著郎署的任命,楊明準備去侍中寺報道。
出門的時候他倒是沒看到華歆,也不知道是先去了還是仍在郎署。
他也未在意,騎上赤焰徑直往皇宮而去。
……
東漢末年郎官有四種:郎中/尚書郎、侍郎、中郎、議郎。
初入郎署為郎中,秩二百石,尚書郎為尚書檯郎中的別稱,秩四百石;
尚書郎滿三年後,稱為侍郎,秩仍是四百石;
郎中達到一定要求後,可升為中郎,秩六百石;
議郎秩六百,多為名士或高階官吏。
管理郎官的長官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