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1部分

‘葉雲萊,名希真,號雲萊子。辛亥年(1251)三月初五日巳時生,唐天師葉法善之後裔。生於建寧(今屬福建),得清微道法之妙,避兵遷古禳,入武當山。

至元乙酉(1285),應詔赴闕。……至元丙戌(1286),欽受聖旨領都提點,任武當住持。‘劉道明,號洞陽,荊州(今屬湖北)人。與葉雲萊同師雷淵黃真人,授以清微上道,居五龍(觀),搜尋群籍,詢諸耆舊,纂為一書,命曰《總真集紀勝錄》。‘②

張、葉、劉等人下傳張守清,清微法由此更盛。張守清也是一身而二任的道士,先為全真道士魯大宥(或作有)弟子。陳友珊《長春道教源流》卷七雲:張守清,‘名洞淵,號月峽叟,宜都(今屬湖北)人。幼習舉子業,未成,棄去,更為縣曹掾。年三十一,……聞魯洞雲(大宥)名,投禮出家。

洞雲傳以道要。……後由張雲巖(道貴),復得葉雲萊、劉洞明之道。至大三年(1310),皇后聞其道行,遣使命建金籙醮。

皇慶元年(1312)春,京師不雨,召守清至,禱而雨。逾年春不雨,禱而雨,又禱又雨。兩京大悅,賜號體玄妙應太和真人。賜虛夷宮額曰:天一真慶萬壽宮。置提點甲乙住持。延皊元年(1314)春,奉旨還山致祭,管領教門公事。‘由於張守清在當時頗有名望,所傳弟子又多,故被後世清微派北系道士尊為一代祖師,《清微神烈秘法》所列‘師派‘,在黃舜申之後,即列:葉雲萊、張道貴、張守清,張守一。

張守清弟子最著者有張悌、黃明佑、彭通微、單道安等。

從他們開始,清微派的傳法即由元入明。張悌,字信甫,號無為子。浙江象山人。奉親能備孝養,早從方士學。既壯,出遊南粵北燕,後止武當,師張守清。守清啟以道要,署為首眾。三年而化。黃明佑,字太霞,潭州(今湖南長沙市)人。

‘早歲抗志煙霞,歷諸名嶽,禮武當太和張真人(張守清),嗣清微法派,凡有祈禱,無不感應。‘彭通微,‘原名宏大,號素雲,河南汝陽人。大德十一年(1307)二月十五日生。年十二,事劉月淵為師。至正四年(1344)遊武當山,時太和張真人主紫霄宮,素雲服勞執役三年,得真人授煉氣棲神之旨。……明洪武十四年(1381),始至細林山,結茅居之。……

明太祖遍求天下高人,有司以聞。二十七年(1394)秋八月返真。是歲中使入山宣召,以羽化聞‘。單道安,‘均州人,從南巖張真人(張守清曾住南巖天一真慶宮——引者注)學,精究道法,執弟子禮,勤懇弗怠。……洪武初,遊西華、終南諸山,仍居重陽萬壽宮。一日,以所授玄秘付與門人而去,弟子李素希攜冠履葬於五華仙塋‘。③但此後傳承情況缺乏記載。

明初除張守清弟子傳清微法外,還有其他武當道士傳清微雷法。如金臺人李德淵(號古巖),‘自幼入陝西重陽萬壽宮出家,《道德》《南華》三教經書,得其要旨。壯年遊武當,於紫霄宮禮高士曾仁智為師,授以清微雷法,明先天之理,知體用之源。徙居元和觀。洪武二十三年(1390),湘王來謁武當,嘉其有修煉之功,賜住荊州長春觀。一日,謂人曰:吾將返矣。作頌曰:‘八十餘年光陰,不染不著‘。黎一泉,均州人,‘幼出家於紫霄宮。元末遊江右諸名山,訪道尋師,……

再謁毛公壇、張公洞,得林屋洞天王無偽授以太極上道清微底(法)妙,仍歸紫霄宮,八十餘翛然蛻去‘。簡中陽,字欽和,武昌人。‘不喜榮達,得異人授以中黃上道清微秘法。洪武辛未(1391)來武當,居紫霄之巔,辟穀坐忘,葆和養素,江右學人聞風而至,見其才器,可入道者必納之,於是道價益增。永樂丙戌(1406)召見,問以玄帝(真武)升真事蹟,一一奏陳,賜以祠部護身符牒。還山後隱於福地峰之上,杜門守靜,凝神太漠。一夕,……端坐而去‘。④

前述南傳一系,至元末,傳至趙宜真(?~1382)。宜真,號原陽子。其先浚儀(今河南開封)人,元時徙安福(今屬江西)。早業儒,後入道。初師清微派道士曾貴寬(號塵外,黃舜申嫡傳),嗣清微法;繼師道教南宗和全真道士,得南、北派內丹之學;又師徐異,得淨明忠孝之道。師承多途,所傳亦雜,但他對上述諸派的理論多有所闡揚。如他曾據師傳,再補以他書,對清微雷法、齋法,加以整理,疏解,並對其理論加以闡發,作《玉宸登齋內旨》《玉宸經法鍊度內旨》等篇。強調道為體,法為用,道與法皆具於我心。心地誠明,就能通天感神,‘天人合德,此感彼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