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今年54歲的胡鞍鋼(以下簡稱“胡”)為清華大學教授,在2005年的一次會議上與中曾根相識,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才有了這一次的對話。

中:咱們今年2月份見過,在韓國首爾參加韓日中三國賢人會議時。

胡:您在會議上闡述了東亞地區特別是三國合作的前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您對世界問題的看法分析非常有深度。

中:不敢當。我學習很不夠,但是不管怎麼講,我非常重視與中國政治家的交往,我與周恩來總理、*先生以及歷代的政治家都有交往。我想,對今後日中兩國關係的發展,我還要繼續盡我最大的力量。

胡:今天很重要的目的是想聽一聽您對中日關係發展以及東亞地區發展的看法。

中:我不見得有您所期望的水平和能力。不管怎麼說,日、中、韓三國團結一致,共同發展,是東亞地區乃至太平洋地區和平穩定與發展的重要保障。我希望以後不僅僅是三國“賢人”在一起開會,更重要的是三國的首腦之間建立長期穩定的意見交流機制,那樣會更好,也是非常必要的。

我現在還記得*先生講過的一句話,就是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我理解*先生這話的本意,是不是包含著包括主權問題在內的,至少在面向未來方面,兩國之間無論有什麼事情總是可以找到一種對話和解決的方法。在小泉內閣時期沒能夠做到這一點,我想,安倍政權我們期望應該能夠做到這一點。胡鞍鋼先生您是怎麼看呢?

胡:我有三句話。第一句話叫“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二句話是“機遇總比挑戰多”;第三句話是孟子講的“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事在人為,成在人和。中國處在“地利”的過程中,我們覺得就要推動這個擁有幾十億人口的亞洲地區的一體化。當然,關鍵還是“人和”。您知道,從中國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保持了28年經濟穩定、社會穩定、政治穩定。中國新的領導人主張和諧社會、和諧亞洲、和諧世界。所以我對亞洲的未來充滿信心。現在要比歷史好,未來又比現在好。

中:*主席所提出的建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構想,我們非常高興,也抱有很大的期望。日本是亞洲的一個國家,與各國的情況都是相連線的。所以日本一定要和亞洲各國攜手,走共同發展的道路。小泉內閣在外交方面有點板結了,現在安倍內閣在外交方面注入了更大的力量,來發展周邊外交。

現在東亞地區出現了朝鮮的核問題。目前有了六國會談的架構,中國在六國會談裡起著主席國的作用,我們對中國的作用抱有很大的期望。朝鮮的核問題,安理會也透過了制裁的決議,我們六個國家一定要保持執行聯合國決議的良好的關係。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中曾根康弘:絕不能忘記歷史悲劇(2)

胡:我本人並不是朝鮮問題專家。根據WTO的資料表明,在過去五年中,中國確實與朝鮮貿易增長很快,應該說雙邊貿易還是互惠互利的。同時朝鮮與韓國的貿易量也在迅速增長。近幾年來,朝鮮的經濟在迅速恢復中,包括農業。另外您也知道,金正日今年初曾經訪問過中國,親自了解中國的改革開放與發展。已經初步看到朝鮮也在進行經濟改革,特別是農村,也包括國有企業的改革。當然,朝鮮的核問題,從中國的角度或者作為學者的角度,還是希望能夠和解。

當然,最重要的我們認為“和諧亞洲”的理想構建,要形成亞洲的一個政治共識,因為和諧本身可能是亞洲人對世界文明的貢獻。而亞洲的和諧,關鍵是中日之間的和諧、和解、和睦。

中: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可以說,在東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是我們日中兩國。兩國能夠攜手團結共同發展,對東亞的整體局勢會發生重大的有益的影響。日本衷心期望2008年北京奧運會能夠成功,同樣也期待著2010年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會取得成功。我想,經過奧運會、世博會,中國無論在政治方面、經濟方面、文化方面,都會有一個飛躍的發展。我想到2010年,中國的社會肯定會發展到一個相當的高度,到那個時候我們兩國和平與合作將會更加重要。

胡:確實是這樣。毛澤東在50年前有一個夢,在1956年他曾經想象到2001年中國能不能將對世界做出較大貢獻。我們希望把這個夢變成現實。我們認為,21世紀正是中國崛起的時代,更是中國對人類做出較大貢獻的時代。那是什麼貢獻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稱之為是三個“公共”:第一是為這個地區提供“公共知識”,比如像科學知識,氣候、環境、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