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37部分

昭張著嘴愣了半響,這才過神來,搖搖頭說道:“管重大人過於高估趙某了。”

“是左相大人過謙了才對。”管重打斷了趙昭的話,鄭重其事地說道:“眼下,正值我大齊破而後立之際,若失去了左相大人這等賢臣,這對於我大齊而言,將會是巨大的損失。”

趙昭搖了搖頭,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人,無論是在魏國還是在齊國。

就比如眼前這位叫做管重計程車大夫,在他看來就足以勝任齊國的相臣,只不過管重目前朝中還沒有多少威望罷了,但假以時日,必定可以成為齊國的頂樑柱。

見趙昭搖頭,管重皺了皺眉,說道:“左相大人,您還是在意那幾則謠言麼?恕某直言,那般粗劣的挑唆,左相大人只要無視即可。”

趙昭聞言搖了搖頭,惆悵說道:“北亳軍釋放的謠言,只是其一,其二……”

他沒有說下去,但管重卻能猜到他的意思。

無非就是趙昭夾在魏國與齊國之間,相當尷尬罷了。

就比如這次北亳軍宋雲提出的宋地願歸屬齊國之事,雖然趙昭用名正言順的理由拒絕了宋雲,但說實話,他內心其實也是偏向魏國的。

假若換一個與魏國毫無干係的人,比如高,他可能就會對宋雲說:這件事我大齊不好公然支援你們,但是私底下,倒是可以給你們一些幫助。

為何?難道高看不透這件事?

當然不是,只是因為魏國這些年崛起地太快了,作為齊國這個舊日霸主國家的臣民,高也想私底下給魏國製造一些麻煩罷了,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魏國越來越強大,然後逐步取代齊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吧?

聯弱抗強,這才是中原歷來保持著國與國之間平衡的主要外交策略誰都不會坐視一個國家突然崛起,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

所以說,別看趙昭拒絕宋雲的理由名正言順,但事實上,但凡是齊人,卻都不會那般乾脆地拒絕宋雲,在這種事情模稜兩可,利用宋地給魏國這個越來越強大的盟友製造點麻煩,這才符合齊國的利益。

也正是因為這樣,趙昭自忖無法割捨與母國的感情,以免日後在兩國夾縫中越陷越深,到最後被魏人或者齊人指責,倒不如干脆點辭去相位。

見趙昭似乎主意已決,管重無奈之下唯有用出殺手鐧,只見他看著趙昭幽幽說道:“左相大人,眼下正是我大齊危難之際,您拋棄我大齊,如何面對大王?百年之後,又該如何面對先王?”

聽管重說什麼危難,趙昭本來感覺好笑,畢竟在他看來,齊國已度過了最為難的時期,接下來,就該是修生養息、厲兵秣馬,恢復齊王呂僖時代的榮光罷了,哪裡還有什麼所謂的危難?

但是到聽到大王與先王這兩個詞時,他就笑不出來了。

管重口中的大王,指的便是當今的齊王呂白,他對趙昭敬如長兄,還尊稱為尚兄,在整個齊國,呂白最信任的就是趙昭,這一點,連高那位王族後裔都比不上。

當初鮑叔要保管重,也是先說服了趙昭,由趙昭出面勸說,這才使齊王呂白收回了成命,赦免了管重這個公子糾身邊的“逆臣”。

而管重口中的先王,那指的便是已故的齊王呂僖,他對趙昭更是沒話說,非但將最疼愛的女兒姬許配給了趙昭,就連飛熊軍這支在齊國地位好比魏國魏武軍的軍隊,也交給了趙昭。

說實話,齊王呂僖對待公子諸、公子糾這些親兒子,都不及對待趙昭那般。

甚至於,齊王呂僖還在臨終前說過這樣的話:若公子白亦不成器,你便細心教導你與姬之子。

毫不誇張地說,若是趙昭有異心,他大可以冊立他與姬的兒子趙梁,讓後者繼承姜姓呂氏王族的名號,成為齊王。

對此,哪怕是像高等人,也無可奈何,因為這確實是齊王呂僖在臨終前的遺囑。

一想到齊王呂僖這位岳父,趙昭原本已經堅定的辭去相位的決定,不由地又動搖了。

他這輩子,十分幸運地有兩位父親,即魏王趙這位親生父親以及齊王呂僖這位岳父,而這兩位父親,都對都幾位寵愛與器重。

而他之所以選擇留在齊國,則是因為親生父親那邊仍有弟弟趙潤這位日後的雄主,足以保證魏國能立足於中原;而齊國這邊,齊王呂僖的幾個兒子卻都不成器,哪怕是他寄託厚望的公子白,目前也還稚嫩,尚無法承擔起整個國家的重擔。

在這種時候辭去相位,還真像管重所言,彷彿是拋棄了齊國,辜負了齊王呂僖臨終時的囑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