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面對著兒子的猜測,禹王趙元卻搖了搖頭。
在他看來,太子弘譽此番分明是因為心虛,才會前來見他,懇求給予幫助,所謂的病急亂投醫,大抵就是如此。
只是,待等過了這一劫,太子弘譽仍舊會複用百里跋、徐殷、龍季等人麼?
禹王趙元表示並不看好。
原因很簡單,因為太子弘譽並沒有那個魄力與底氣,能夠降服這些父輩的赫赫軍功的宗衛們。
忽然,一張臉孔逐漸浮現在禹王趙元腦海中。
恐怕也只有那位殿下,才會毫無顧慮地啟用這些將才……
他在心中喃喃說道。
而與此同時,太子弘譽已離開了禹王府。
此時,太子弘譽的心情並不樂觀,因為他看得出來,那位五叔確實是不想參合他們兄弟之間的事。
從樂觀角度去想,這說明韶虎並非是有意放過了南梁王趙元佐,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他終究是沒有得到禹王趙元這位五叔的全力支援。
回到東宮後,太子弘譽思考再三,終於決定啟用龍季、羿孤、趙豹三位將軍,畢竟這三位將軍在大梁並無多少根基,在對組成一部分禁衛軍的成皋軍、浚水軍、汾陘軍中也並沒有多少威信,不像百里跋、徐殷、朱亥那樣,或許只要站出來一聲號令,禁衛軍當中的成皋軍、浚水軍、汾陘軍舊部,就會立刻倒戈。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太子弘譽並沒有授予龍季、羿孤、趙豹三人兵權,而是任命三人為參軍將領,說白了就是一個只有建議權、卻並沒有主導權的閒職,至於禁衛軍的兵權,太子弘譽還是讓自己的宗衛們執掌著。
半日後,當龍季、羿孤、趙豹三人在各自府邸中收到了垂拱殿的任命後,暗暗曬笑不已:既然這麼不信任他們,何必啟用他們?
不過抱怨歸抱怨,龍季、羿孤、趙豹三人在接到詔令後,還是選擇了遵從,畢竟再怎麼說,如今太子弘譽代表著正統,除非他們反叛到慶王弘信那邊,否則,就必須聽從這位太子殿下的命令。
而除了禁衛軍這邊外,太子弘譽亦下令‘整頓’了鄢陵軍、商水軍、遊馬軍這三支肅王軍的人馬。
說得簡單點,太子弘譽便是假借肅王趙弘潤那幾封書信,接管了三軍的兵權,並將這三支軍隊的將領們騙到了肅王府,軟禁了起來。
其中像伍忌這種猛將,更是被禁衛綁上鐵鏈關押起來。
期間,太子弘譽倒也想過招攬這些軍隊的將領們,畢竟這三支軍隊,堪稱是魏國近十年來戰功最為顯著的軍隊,軍中猛將如雲,而太子弘譽如今缺的就是能帶兵打仗的將領。
但很遺憾,也不曉得是不是聽說了肅王在逃離大梁時遇害的傳聞,鄢陵軍的晏墨、孫叔軻,商水軍的伍忌、翟璜、南門遲,還有遊馬軍的馬遊,憤然拒絕。
倒是鄢陵軍的主將屈塍,在得知肅王趙潤亡故後,面對太子弘譽的招攬微微有些意動,但也僅僅只是意動,因為他很清楚,若是他敢接受太子弘譽遞出的橄欖枝,那麼,待等晏墨、孫叔軻、伍忌、翟璜、南門遲等人日後脫困,保準會想辦法殺了他這個叛徒。
關於這些將領對肅王趙弘潤的忠誠,太子弘譽亦感覺有些不可思議。
尤其是屈塍,據太子弘譽對此人的瞭解,此人可不像是死忠的人或許肅王趙弘潤還在世時,屈塍會對前者忠誠不二,但待等前者不在了,屈塍未必會繼續效死,畢竟這個一個對於地位、權利頗為執著的男人。
而對此,張啟功一口道破了真相:“肅王雖不在了,但還有世子趙衛。”
太子弘譽恍然大悟,再次去見了被軟禁的諸肅王軍將領,一方面解釋了他沒有任何理由加害肅王趙弘潤的事,一方面,則給這些將領許下了承諾,大抵就是保留商水邑,將肅王趙弘潤的家業留給後者的兒子趙衛,只要這些將領們願意為他效力。
但太子弘譽的威逼利誘下,晏墨、孫叔軻等人勉強接受了前者的條件,而伍忌則因為不相信太子弘譽的解釋,依舊被關押起來。
注:這就是繼承人在古代的重要性,家主若是不幸過世,那些忠誠的家將、家臣,就會自動效忠繼承人;反之如果沒有繼承人,這些家臣、家將就會無所適從,最終崩離解散。君王立太子、太子立皇孫,也是這個道理。
於是乎,待慶王趙弘信與南梁王趙元佐率領軍隊逼近大梁後,他們非但碰到了禁衛軍,還碰到上鄢陵軍、商水軍、遊馬軍這三支軍隊。
不得不說,當看到商水軍、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