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伯、桓將軍、周丘。中央政府方面,劉啟卻明智地選出周亞夫當大將。短兵相接的戰場上,勝負決定於統帥,只兩個月工夫,周亞夫切斷吳楚聯軍糧道,吳楚聯軍飢疲撤退,周亞夫銜尾追擊,吳楚聯軍大敗。吳楚聯軍是叛軍主力,吳楚聯軍既敗,吳楚二國即滅,其他各封王或自殺或被殺,來勢洶湧的七國之亂,轉瞬平息。
七國之亂是一個重大轉換點,如果七國勝利,中國勢必回到戰國時代的割據局面,互相併吞,戰爭不休。七國失敗,使西漢王朝順利的透過瓶頸,統一形勢更加堅固。劉啟乘機收回各封國的行政權和軍權,在封國掌握大權的不再是“封王”,而是“國相”(封國的宰相),國相由中央政府派遣。中央政府遂成為真正的大一統政府,有能力作更多的貢獻。
四 儒家思想定於一尊
儒家學派自從孔丘於紀元前五世紀建立,三百年來,受到很多輕視和打擊,但門徒們並不放棄他們的努力,而且藉著聚集學生講學的方法,使他們的學說,繼續傳播。陳勝、吳廣引起全國性混亂時,除了參加戰爭的軍人,天下最忙碌的,莫過於儒家學派人士了。孔丘七世孫孔鮒就抱著儒書,四處投奔那些叛軍首領。他們受到的待遇也很可憐,劉邦就是第一個厭惡儒家學派的人,他見了儒家學者——儒生,就把他們的帽子抓下來,當眾往裡面撒尿。但儒家學者仍苦守著不去,我們可以體會到他們處境的尷尬和內心的痛苦。因為別的首領還不如劉邦,劉邦總算還收留他們。
劉邦當了皇帝之後,他的那些大臣將軍都是當初一塊當流氓的黑社會朋友,在皇宮裡,就像過去在劉邦家裡一樣,大吃大喝,喝醉了放聲高歌,還拔出刀劍砍柱子助興。不但一團糟亂,而且潛伏著可能被野心家利用的危險。劉邦知道應該改正,但他不知道如何改正。儒家學派的機會來了,這正是他們的專長。博士之一的叔孫通就請求由他制定朝見皇帝的儀式——簡稱“朝儀”。劉邦對儒家學派的複雜繁瑣,深有戒心,所以他吩咐說;“你可以嘗試,但要簡單,在我能辦得到的範圍內去做。”叔孫通特地到儒家學派發源地故魯國首府曲阜,請了三十餘位專家,連同自己的門徒一百餘人,共同擬訂規章,並加以演習。一個月後,再集合大臣將軍們演習。到了本世紀(前二)第一年(前二○○),長樂宮落成,群臣朝賀,正式啟用“朝儀”。大臣將軍們在宮廷官員引導之下,順序入殿(宮,指整個建築;殿,指宮中某一部分建築),分為兩班,在兩廂坐下(那時候的坐,是坐在跪著的自己的雙腿上,一直到紀元後九世紀以後,中國才流行椅子凳子)。禁衛軍官則在大臣將軍們身後站定,然後聽見一連串官員,從遠到近的傳報:“皇帝駕到。”劉邦坐著特製的用人拉的“輦車”,像舞臺上的鏡頭一樣,適時的緩緩出現。宮廷官員引導大臣將軍們按照官職大小的順序,一一念出他們早已背誦滾瓜爛熟的祝賀言詞。這時,宮殿上沉靜肅穆,人人震恐。接著,宴會開始,大臣將軍們都向前伏著身子,仰頭上望,任何人都不許可挺直脊樑,端端正正的向前平視——必須爬到地下,再仰頸抬眉上看。這是一個使人起雞皮疙瘩,自我囗喪的猥瑣姿勢,但儒家卻正用它來表示君王的尊貴和臣下的卑賤。宴會進行中,再順序的向當了皇帝的老流氓劉邦敬酒祝壽,連續九次。最後,宮廷官員大聲宣佈:“宴會禮成。”監察官(御史)出現,把動作不合規定的大臣將軍,一一趕出殿外,指控犯了“失儀”之罪,提出彈劾,要求處罰。這種情形往往只罰錢了事,但皇帝老爺也可藉此良機,予以免職或砍頭。於是一場宴會下來,沒有一個人敢再喧譁吵鬧。劉邦大喜說:“天老爺,我到今天才知道當皇帝的威風。”立即擢升叔孫通當九卿之一的“奉常”(祭把部長),賞黃金五百斤,門徒們也都一一升官。久處在窮困而又絕望環境中的那些門徒,禁不住大聲歌頌他們的老師:“叔孫通真是聖人。”
從此,皇帝不但跟人民,便是跟最尊貴的大臣,也都被這種儒家最得意的傑作“朝儀”,隔開一段距離。戰國時代那種君臣間面面坐立,膝蓋碰著膝蓋長談的時代,不再在中國出現,帝王政體遂走進一條永不能回頭的死巷。西方專制君主和東方專制君主的不同,在此分野。
儒家學派雖然在技術上博得皇帝的歡心,但因為正逢黃老政治時代,所以只能保持官位,不能對政治發生影響。另一位博士轅固生就比叔孫通倒黴,他稍為對李耳、莊周表示不滿,竇太后就教他赤手空拳到獸欄裡打野豬,幸虧當時皇帝劉啟暗中給了他一把刀子,才算沒有送掉老命。後來,宰相趙綰也曾經計劃排斥其他學派,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