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將才的辦法來!唯有如此,才能長長久久。”
朱棣面露思索之色,“老將軍所指,莫非是武學?”
藍玉點頭,他輕笑道:“說起這個武學,還跟老臣的女婿有關係,他編寫兵法的時候,就數次提高,士兵要讀書識字,要掌握作戰的本事,老臣這些年也試驗過,算起來,的確培養了一些人才。他們雖然沒法獨當一面,但是統領一個營,做一個指揮使,還是綽綽有餘。”
“陛下一直統帥騎兵,橫行天下,沒有對手。可老臣以為,日後的關鍵還在於火器。而火器的使用又相對呆板,可以形成書籍,教導新人。陛下以為如何?”
朱棣深深吸口氣,臉上不免失落。
柳淳所寫的兵法,他當然一清二楚,建立武學,培養人才,這也不是新鮮事情。
可朱棣的起家必定是騎兵,而且還有靖難新貴這幫人在。
每當朱棣想要整軍,就會遭到抵制。
這也是朱棣選擇藍玉的原因所在。
沒想到藍玉卻主張建立武學,這樣做固然長久可靠,但問題是觸動的利益太大了。
朱棣沉吟良久,這才苦笑道:“梁國公,不久前改革科舉,結果那麼多文官都跟朕鬧騰,反對教科學,甚至還有人反對大肆興學。”
“朕對著這些人嗤之以鼻,大手一揮,誰敢反對,朕立刻就發配海外,絕不手軟。可到了今日,要動軍制,而且要大動,要徹徹底底的動。朕的心裡反而忐忑起來。這個決心不好下啊!”
拿刀砍別人,誰都可以,但是拿刀砍自己,那就困難多了。
尤其是這幫將領都是朱棣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如果他們反對朱棣,那可是會撼動根基的。
想到這裡,朱棣越發佩服起老爹來,朱元璋是真狠啊!砍淮西勳貴從來不手軟,還能把天下弄得跟鐵桶一般,想不服氣都不行了。
“陛下,若是為難,,老臣願意替陛下衝鋒陷陣!這件事情老臣也思慮過許久……”藍玉沉吟道:“當初張玉朱能他們找我,提出了整軍方案,就包括建立武學。這一次把規定嚴格起來,每年增加武學畢業生員的比例,最終實現將領悉數出自武學。就像文人那樣,他們有學堂培訓,能夠人才輩出,武人也一樣能做到。像什麼恩蔭啊,世襲啊,這樣的武夫官吏,都要大大削減,直至徹底消滅!”
朱棣沉吟良久,終於緩緩點頭。
“老將軍,這個決心朕下了,等回到北平之後,朕會盡快落實,到時候還要請老將軍幫忙!”
藍玉深深一躬,“臣願意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像藍玉這種漢子,寧死不屈,絕對不會輕易改變的,同樣的,一旦他做出了選擇,那就是一條路跑到黑,不會再有其他的可能了。
朱棣欣然點頭,藍玉的表態,代表著淮西勳貴這個系統,也徹底歸附朱棣了。別看這些人或許老了,失去了權柄。
但是他們在大明依舊人脈廣闊,底蘊豐厚,二代,三代,親朋故舊,數量多如牛毛。
有他們的效忠,日後整軍改革,都會容易許多。
相比起打敗韃靼,俘虜無算。內部的勝利,更值得朱棣欣慰。
他浩浩蕩蕩,帶著得勝之師,凱旋而歸。
沒等到北平,柳淳就提前迎接。
朱棣把他叫到了御帳,君臣對坐。
“臣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朱棣哼了一聲,“有什麼好恭喜的,你不都算計到了嗎?”
柳淳慌忙擺手,“臣可沒有那麼厲害,倒是陛下起用梁國公,實在是出乎預料啊!”
“哈哈哈!”朱棣大笑,“你是不是覺得,梁國公是你的岳父,朕就不敢用了?”
柳淳怎麼會承認,忙擺手道:“陛下神鬼莫測,用兵如神,臣連陛下的馬尾巴都看不到啊!”
朱棣不愛聽了,光說這些沒用的幹什麼。
“柳淳,你來見朕,一定有事,說吧,有什麼大事?”
“這個……也沒什麼,臣抓了幾個人。”
“誰?”
“寧王朱權!”
朱棣大方道:“抓就抓了,一個藩王而已,沒有什麼。”
這傢伙是真夠黑的,那可是你的親兄弟啊,也不在乎嗎?還真別說,朱棣就是不在乎,兄弟,那玩意他有二十六個,同父異母罷了,有幾個跟他一條心的,那還不好說呢!
“陛下,如果是兩個藩王呢?”
“兩個?你還抓了誰?”